本帖最后由 神木小胡同 于 2017-2-3 09:59 编辑 1、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 ![]() 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遂称公历 1 月 1 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是被中国人民强烈抵制后以失败告终。中国人过春节其实才 100 余年而已。 2、 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 ![]() 分别是: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另外,以前的日本也过农历新年,但已经废除多时。 3、压岁钱其实不是“钱”,而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 ![]()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压祟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祟”的。 4、抱拳的礼节是平辈之间拜年的一种形式。 ![]() 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在概念上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如左右手弄反,那可是哀拳,报丧、求饶才用噢! 5、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是每天的庆祝内容却不相同。 ![]() 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初七为什么要上班?! 6、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 ![]() 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7、“闰春节,又称“闰正月”。 ![]() 从公元 1645 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 2800 年,农历闰正月只发生 6 次,最近一次要等到 2262 年,我们没缘分碰见了。 8、“正月不理发”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春天应该让头发散开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诊察发爪可以断重病、决生死,但“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啦。 9、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 (来源:西安发布)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