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80后流泪热捧"时光穿越"帖:05年借钱都买房

阅读数:1342  |   回复数:3
50米冰蓝 发表于 2009-12-9 10:10:02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一条“穿越帖”引七万怀旧人

  80后90后热捧网帖:“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舍不得你们”

  拥有一台时光机器穿越时空,这是很多人童话般的梦想。然而近日,网络上却出现了一篇“穿越”帖:“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舍不得你们。”这寥寥十余字的帖子,却引来了众多网友的热捧。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已有7万多人跟帖,基本都是“80后”或者“90后”。本来只是司空见惯的跟帖游戏,最后却激发了惊人的心理共鸣,有网友表示,“抱着开玩笑的心情进来,最后却是哭着回帖。”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记者看到,大家回帖的内容,多是“拜托”楼主给十多年前的自己“捎个话”,或是提醒自己要趁着年轻好好学习,或是告诉自己不要惹父母生气,或者是提醒自己多陪陪老人。

  记者算了下,回帖的网友基本全是“80后”或者“90后”,除了对亲人抱有歉意,还有对自己的追悔。“一定要告诉我不要沉迷网络游戏,不然就不会差几分高考落榜了。”“找到我,告诉我不要盲目减肥,女孩子的青春是浪费不起的。”而对于10年前那份懵懂的情感,这些“80后”“90后”看似玩世不恭,但却普遍有着一些失落和愧疚。

  很多人都是流着泪看完了回帖,心情复杂,却也有一丝解脱,“原来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后悔和遗憾。”令人动容的是,不少网友都提到了去年那次令人痛彻心扉的大地震,“80后”“90后”心中的那份责任再次让人们感叹并赞许。

  ■专家分析

  年轻人怀旧要理性

  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告诉记者,这个穿越帖子看似是一个玩笑,但却反映了“80后”成为社会主力人群后对往昔经历的一种“觉醒”。

  宗春山说,帖子之所以得到年轻人的热捧,是因为“80后”和“90后”童年的那段经历看似衣食无忧,其实是非常单调的,并在成长过程中忽视了许多宝贵的东西,现在是一种很无奈的追悔。“假如一个‘60后’看到居然有这么多人‘无聊’回帖,肯定会觉得可笑,但却正反映了年轻人还保留着一份纯粹和纯真。”宗春山说,“这其实是很可贵的。”

  不过专家同时提醒,对于年轻人来说,“怀旧”还是要有限度,否则就有可能对现实状况产生习惯性不满,削弱进取心。

  ■记者手记

  假如生命可以重来

  网上穿越文盛行,书里的主角回到过去从而先知先觉,扭转乾坤如探囊取物,无能者坐拥亿万财富如云**,更甚者回到清朝宋朝改变民族气数。这样的文,爽则爽矣,不会让人哭。

  但我看这些回帖的时候,却跟很多人一样哭了。也许是我也想起了过去日子里的追悔、遗憾和无奈。与其说这个帖子是一台时空穿梭机,倒不如说它更像一个生命的驿站,给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一个停下来审视自己的空间。留言所流露出来的,有悔恨,有无奈,更多的是体现出人性中最纯洁的善良愿望。

  我们都在幻想着生命的重来。但你问过自己吗?假如真的有这样的时空穿梭机,你要不要用?我想我冷静下来,会平静地摇头。人必须在后悔过后才能避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换句话说,即使回去,又怎么能保证不犯别的错误、没有别的遗憾?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用新的行动去弥补过去的过错和失去,对亲人、对自己、对爱人、对生活。

  ■回帖摘录

  给当时的“自己”

  “大学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天天逃课玩游戏,惹爸爸妈妈生气。”

  “帮我到97年多拍一些我拆迁以前的家……我真的好想回去……”

  给“我”最爱的亲人

  “请告诉外公一定要注意身体。如果不行,就让我回到98年,让我见外公最后一面吧……”

  “记得告诉03年的我,放假一定要回家,见奶奶最后一面。告诉奶奶我对不起她,我还没有挣钱给她买小时候我答应给她的衣服,还有糖。”

  给“我”最爱的“他/她”

  “告诉97年的我,你未来的老公就在楼上的理科班,这样你们就不会等了10年才在一起。”

  “麻烦你在98年告诉高一的我,我后桌那个男生就是我未来的老公,这样我就可以早点潜心栽培他啦。”

  给那时的世界

  “拜托,请通知四川,尤其是青川北川汶川的人民,2008年5月12日之前一定要离开家乡!!!”

  “楼主,麻烦告诉97年的我,05年刚毕业的时候不要犹豫,一定要买房,借钱都要买!

  新闻延伸:80后白领:有房不一定幸福 没房肯定不幸福

  另据解放日报报道:已经跨入生育年龄的80后,不少人刚刚做了父母。宝宝的出生,老人的“进驻”,让他们忍无可忍。以至于有人发出“蜗居时代生孩子,降低幸福感”的感叹。

  一份关于“蜗居”状态下新上海人调查显示,接近六成的受访者认为“有房子不一定幸福,但没有房子肯定不幸福”。一个网友愤怒地说:“80后的人被房价压垮了,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爆发力。 ”在80后中引起共鸣的电视剧《蜗居》,把房子对人的影响真实地表达了出来。

  调查:多数认为“没房不幸福”

  丫丫网上一个 “蜗居”在线小调查,共有240个人参与,57%的人认为“有房未必幸福,但没房肯定不幸福”。北青网调查显示,认为“没房子生活就谈不上幸福”和“房子是影响幸福感重要因素”的人共占74.3%;搜狐网调也发现,认为“感情绝不会受房子影响”的人不到6%。

  面对“买房时,你主要的困惑是什么?”时,近八成被调查的人认为是“房价普遍超出承受范围”,一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 “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太少”,9%的人想问“房地产商的‘花言巧语’有多少是真实的”。但还是有不少人希望在上海买房,只有不到两成的人明确表示“不买,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记者发现,虽然仍有43%的人选择继续留在上海,等待某一天得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已经有13%的人表示要离开上海,去外地或者索性去国外打拼,因为“连外国的房子都比上海便宜”。

  你会因为房子而选择另一半吗? 36%的人认为只要对方是“潜力股”,可以共同承担房款就能接受,33%认为只要有爱,先租房也行,17%的人表示没房的话也要有能力支付首付,否则免谈,最后15%的人表示“当然,一定要有房子”。

  心理专家:购房焦虑有“传染性”

  心理专家表示:最近几年在房价飙升回落又飙升的过程中,在看房、选房、买房的过程中,很多人的心情仿佛坐过山车,犹豫、焦虑、着急、担心、无助、愤怒的情绪随时侵袭。这种焦虑情绪就像“甲流”一样带有传染性。而那些刚刚走上社会不久,积蓄不多,又即将为人父母的80后,更加觉得购房无望。尤其是80后的新上海人,蜗居成为他们中很多人的生活常态,需要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心理状态。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漂流的窟野河 发表于 2009-12-9 22:45:2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如果我回到1997年,我也买房子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ive 发表于 2009-12-10 00:01:5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写的太好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米冰蓝 发表于 2009-12-10 12:13:0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1997年的时候,我上初一。。青葱岁月的起步。。。如果能回到那个时候,我还是会过同样的生活,因为我的回忆里都是美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