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供养,这些让老百姓梦寐以求的理想,在陕北的神木县变成了现实。 2009年,“全国百强县”神木县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0亿元,针对群众关心的上学、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神木县投入13.5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一份份“民生清单”和一组组具体数字,让当地百姓真正感受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新生活。 2008年春,神木县全面实行城乡12年免费教育,彻底实现教育“零收费”目标,2009年全县投放免费教育的费用达3.65亿元,从小学到高中,学费、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全免,在校学生每人每天补助3.5元的午餐费;投入1130万元,实施“大学生村官”、“白领派遣私企”计划,组建社保服务中心及人力资源市场,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有效地扩大了就业面;2009年3月开始,全县实行医疗健康工程,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目前已投放1.5亿元,每人每年报销上限达30万元;投入社会保障、扶贫济困工程2.25亿元,对城乡低保人员实施救济保障,并启动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供养制度,真正做到老有所养;投入7400万元,兴建5万平方米经适房和廉租房,让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梦圆成真。 此外,还投入近5亿元用于通村公路、供水供热工程、平安工程等。 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处处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百姓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的阳光。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