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随靖边县农村经济调研组进村入户调研时强烈地感觉到,该县农村正出现三大喜人变化:设施农业迅速壮大,种养大户不断涌现,新型农民引领时潮。 在县财政的强力扶持下,靖边县设施农业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壮大。过去的靖边农村,农民广种薄收,种植观念的滞后和资金的短缺,曾经束缚了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脚步。2007年秋冬季节,东坑镇“万亩万元”示范田的建设,燃起了靖边农民建设温棚、拱棚蔬菜的***,县委、县**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壮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目前,全县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已扩大到2.3万亩。东坑镇伊当湾村过去以种植夏马铃薯而驰名,温室蔬菜起步晚,去年全村发展日光温室50棚,秋冬以来,日光温室迅速增加到200棚。该县东坑镇、张家畔镇等北部7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8481元,较上年增长近8个百分点,增幅主要来自设施蔬菜种植。以辣椒为例,温室经济效益是拱棚的2.48倍,拱棚是大田的3.25倍,1亩温室辣椒效益等于8亩大田辣椒,而1亩大田辣椒的效益又是亩吨产玉米的2.22倍,温室辣椒种植使土地生产率提高了17.16倍。杨桥畔镇菜农还创出了温室一年三茬的纪录,即在早春茬、秋廷茬收获后,复种第三茬叶类蔬菜,把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倍。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创造出惊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去年,杨桥畔镇沙畔村农民盛国宏蔬菜收入10多万元,东坑镇东胜村乔盛广蔬菜收入达15万元。 经历了资本的缓慢积累,靖边县一些种养户纷纷壮大生产规模,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正在取代传统农业的“小而全”。眼下在靖边县北部滩水地区,出现了经营水浇地100亩以上的农户,东坑镇伊当湾村户均种植水浇地30—40亩的农户占到全村1018户的40%。同时,家庭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养殖户在两三年前突破百头养猪规模后,眼下已实现500头、1000头的养猪规模,海则滩乡还出现了万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村。东坑镇四十里铺村农民赵明莲去年投资25万元,将过去年出栏300头肉猪的规模扩大到800头。杨桥畔镇沙石峁、沙畔两个村,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特点较为明显,育苗户和蔬菜种植户不养畜,所需有机肥向外购买;养殖大户不种粮,所需玉米从市场购买,猪粪卖给种植大户,农民生产的苗木、蔬菜、肉猪商品率都在98%以上。该县北部乡镇的大户经营模式也带动了中部和南部农民,中山涧镇去年首次出现了家庭百头养殖场3个,50头以上的家庭养猪场10个。 现代农业不仅要用现代设施,更要懂现代技能的农民来管理。眼下,靖边县一部分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正脱颖而出,成为搞活农村经济的弄潮儿。镇靖乡镇靖村第三村小组有60户200人,该村土地资源贫乏,人均水浇地不足1亩,近年来村民收入却逐年大增,是因为有一个40岁左右的能人卜岩,前些年,卜岩试验从周边地区购回“架子羊”(体大身瘦)集中舍饲育肥,第二年春天出售,可观的经济效益打开了这60户农民的致富思路,在卜岩的带领下,村民成立了合作组织,做大育肥肉羊这个主导产业,一年四季循环从内蒙、延安等周边地区购买“架子羊”,3—4个月育肥后出售,去年育肥羊3万多只,平均每只羊纯利润120—130元,村民人均增收1.5万元。沙畔村温室蔬菜种植大户盛国宏,在县老年科协的帮助下,带领13户农民成立了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去年筹积资金在80亩土地上新建了50个温室蔬菜大棚,向规模化、标准化跃进。眼下在靖边农村,像盛国宏、卜岩这样的现代新型农民已举不胜举。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