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原创内容] 新农村建设给高家堡带来新景象

阅读数:1234  |   回复数:0
samba站长 发表于 2010-2-1 11:34:5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走进高家堡镇桑树渠村,只见树林成片绕山转、整洁的房屋掩映山间、柏油路通村达社、石板路连院接户、农家乐生意红火…… 如今,桑树渠村以个体工商业闻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三年内实现了三番,是高家堡镇唯一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村。村民们都说:“这是新农村建设给我们带来的实惠!”

  近年来,高家堡镇按照县上“重点村组,梯次推进”的战略思想,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工业、农业为着力点,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对全镇新农村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实行“一把手包抓,包村干部包建”的责任制,积极实施产业开发、基础建设、村容整治、社会建设等几大工程,新农村建设成效凸显。而今,置身于该镇大小乡村,处处都能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新景象。

  桑树渠村位于高家堡镇西北部,紧靠锦界开发区,全村182户604人,总土地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余亩。过去该村农民以务农为主,近年来随着锦界工业园区的建设及我县城乡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镇上结合该村实际,积极鼓励农民经商、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农闲季节进行劳务输出,使该村彻底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今,该村有33户从事个体工商,另有28户拥有大型工程机械,村上二、三产业值比重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去年,该村仅草产业一项的收入就达30多万元,再加上劳务输出及个体经商等收入,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万元。“我们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三年内实现了三番,是全镇唯一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村,今年村上继续鼓励农民经商、发展种养殖等产业,我相信我们的收入还会增加。”村支书李会林自信地说。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为方便群众休闲娱乐,修建了体育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

  莽过渠村是高家堡镇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也是全镇的样板村,更是该镇新农村板块建设的核心村,2008年,在乡党委、**的领导下,该村在锦界南区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商住房76套,建成13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一座,2009年春实现全村搬迁。“以前我们家住的房子很旧,而且山高沟深,吃水、出行很不方便,现在好了,我们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还能在村上新建的农贸市场做点小生意,还是党和**对咱农民好啊!” 62岁的村民赵世飞高兴地说。

  桑树渠村、莽过渠村仅是高家堡镇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缩影,笔者了解到,2009年该镇还先后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四期410人次,向县“阳光工程”选送初中以上青年90多人;拓宽硬化阳畔、雷家焉等村5条50多公里到村公路;解决了白山、水洞、瑶湾等7个行政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投资100多万元为新修玄路塔护岸200米,可保护耕地300多亩;超前实施完成了桑树渠和蟒过渠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新建锦界高家堡移民小区1000亩,现已投资600多万完成了小区的三通一平建设,并在春节前将全部分配到村,建成后将实现4000多人异地搬迁脱贫致富的目标。

  谈到今年新农村建设的打算,高家堡镇党委**李玉亭介绍说,今年镇上将根据实际情况,新农村建设将由试点示范向板块推进。一是在建设上不搞统一模式,不搞超标准建设,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新农村,资金投入上将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的大项目、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倾斜,实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二是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扶持“一村一品”的发展,引导和鼓励农民扩大种、养、经营规模,并采取**补贴的办法,让种、养殖大户参保,降低风险。三是继续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加快“两点一线”(两点即高家堡小城镇和锦界高家堡小区,一线即为沿秃尾河神佳路一线)建设,特别是搞好锦界高家堡小区高标准建设,使得沿锦界开发区周边7个行政村向园区转移,实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梦。四是加大农民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并在退伍军人、待业青年、经济能人和返乡创业人员中培养后备人才,发展成为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