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搞双重标准的品牌并不仅只耐克一例。据媒体报道,自2009年以来,强生产品在各国被召回25次,但这些召回基本上不涉及中国,其改良产品也只在英、日等部分发达国家销售。面对质疑,强生公司表示,他们的产品完全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因此不会召回相关产品。一些国外汽车厂商发现产品存在安全问题进行召回时,也往往不将我国包含在内,理由同样如出一辙:产品符合中国规格。 洋品牌最近也频频在中国市场出现质量问题:名牌婴儿洗发水被曝含有可致癌物质,知名洋快餐品牌被曝销售过期食品、后厨卫生不达标,名牌冰箱关不上门,名牌汽车后尾灯有缺陷,名牌奶粉相关营养物质含量不足,名牌涂料耐洗刷性不达标…… 罚款太少,大牌不痛 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设定的违法成本低,在客观上一次次纵容了洋品牌。而在欧盟,触犯反垄断法规的公司最高将被处以相当于违规年营业收入10%的罚款。2011年4月,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因操纵洗衣粉价格被欧盟处以近3.2亿欧元罚款;2009年9月,辉瑞制药因非法推销药物被美国司法部罚款23亿美元。 相比之下,一些“洋大牌”在中国即使出了质量问题或欺诈案件,罚单往往只有几十、数百万元,根本感觉不到“痛”。堪称国内处罚大单的沃尔玛连锁店销售假“绿色猪肉”案,也只不过罚了269万元。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