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小烛光2012 发表于 2012-10-26 10:31:2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耐克搞双重标准,美国的是双气垫,中国的是单气垫,而且中国售价要比美国高500多,中国官方售价1299元的高端球鞋被罚487万 谁宠坏了这些大牌?

为何名牌鞋在销售时会搞双重标准呢?耐克曾公布海外生产商名单:中国的124家,泰国的73家,韩国的35家,越南的34家,此外,还有亚洲其他地区以及南美,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墨西哥、土耳其等地的工厂。如果此数据准确,耐克在亚洲的生产商中,中国就占据了近半壁江山。
中国作为生产商,结果竟然中国消费者竟然被这样欺骗,真是不可忍受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小烛光2012 发表于 2012-10-26 10:32:42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涉及搞双重标准的品牌并不仅只耐克一例。据媒体报道,自2009年以来,强生产品在各国被召回25次,但这些召回基本上不涉及中国,其改良产品也只在英、日等部分发达国家销售。面对质疑,强生公司表示,他们的产品完全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因此不会召回相关产品。一些国外汽车厂商发现产品存在安全问题进行召回时,也往往不将我国包含在内,理由同样如出一辙:产品符合中国规格。
  洋品牌最近也频频在中国市场出现质量问题:名牌婴儿洗发水被曝含有可致癌物质,知名洋快餐品牌被曝销售过期食品、后厨卫生不达标,名牌冰箱关不上门,名牌汽车后尾灯有缺陷,名牌奶粉相关营养物质含量不足,名牌涂料耐洗刷性不达标……

罚款太少,大牌不痛

  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设定的违法成本低,在客观上一次次纵容了洋品牌。而在欧盟,触犯反垄断法规的公司最高将被处以相当于违规年营业收入10%的罚款。2011年4月,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因操纵洗衣粉价格被欧盟处以近3.2亿欧元罚款;2009年9月,辉瑞制药因非法推销药物被美国司法部罚款23亿美元。
  相比之下,一些“洋大牌”在中国即使出了质量问题或欺诈案件,罚单往往只有几十、数百万元,根本感觉不到“痛”。堪称国内处罚大单的沃尔玛连锁店销售假“绿色猪肉”案,也只不过罚了269万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烛光20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10:32:5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崇洋心理 推高价格  记者了解到,同样是名牌产品,中国经常卖得比国外贵:3G手机,我国的售价是美国的5倍;有些名牌轿车,我国的售价也是美国的好几倍……
  有网友提出,名牌商品之所以在我国卖得价格高,究其原因是外商瞄准了我国消费者的崇洋心理,垄断奢侈品的定价,而政府对剥削中国消费者的垄断性定价又没有及时制裁监管,致使销往中国的产品的定价已经完全被国际品牌所垄断,可随意定价,无人异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