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为陕西神木全民免费医疗的价值定论:神木每人免费的公费医疗花销是330元,全国按此标准,4300亿就可以实现了——而在每年7万亿的财政收入下,这只能说明“有了钱不会花”(2月5日《扬子晚报》)。 全民医保刚刚列入医改方案,中央与地方**将投入8500亿元用于医改事业,计划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在多数地方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的现实语境下,神木县开国内先河,继实施12年免费教育工程后,不仅提前实现了全民医保,而且吃了“免费医疗”的螃蟹,从这个角度讲,民政部官员盛赞神木医改模式是中国社会政策创新,并不为过。 老实说,神木免费医疗模式推出之初,我也曾表示过担忧:比如,在“免费医疗”的激励下,部分患者过度占用医疗资源,影响其他患者利益,财政入不敷出,怎么办?再比如,**如何完善监管措施,确保“免费医疗”服务质量,等等。 在免费医疗的**下,尽管神木曾出现患者住院井喷的局面。但是当地**已经预见到了病床爆满的现象。从报道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县免费医疗政策已经步入正轨,并未出现财政负担难以为继的局面。实际上,一年来,神木每人免费医疗花销是330元,完全在**的财力范围之内。 王振耀认为,全国都按照神木的标准实行免费公费医疗的话,4300亿就可以实现了——而在每年7万亿的财政收入下,这只能说明“有了钱不会花”。要我说,一些地方**不是“有钱不会花”,而是把钱花在形象工程、“**消费”上面,不愿意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医疗卫生事业。从神木免费医疗模式来看,医疗卫生投入不足不仅差钱,而且差观念。尽管好多地方不具备神木那样的煤炭资源与经济实力,但是从财政收入中划出人均330元的医疗“蛋糕”,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医疗事业如此,其他公益事业也是这个道理。比如,经济并不发达的宁夏首创高龄老人津贴,广西防城港率先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海南贫困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实行免费学前教育。都体现了地方**的公共财政情怀。 虽说“免费医疗”增加了**财政支出,但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回归医疗公益本质,一直是公众心目中的期待。**为方便民众看病,承担“免费医疗”支出,就是这种公益功能的体现。而且**以“免费医疗”赢得民众对**的支持与信任,实际上是树立**公信形象,实现**与民众利益双赢局面的良好契机。“免费医疗”支出实际上是一笔“公益成本”。满足百姓需求,做好“免费医疗”服务,体现了地方**应有的责任担当。 当然,人均330元的神木免费医疗模式虽好,有的地方复制起来也许真的“心有余力不足”。大城市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是人口基数大,推行“免费医疗”成本也大。让其他地方都复制神木模式并不现实。然而,在我看来,神木免费医疗模式虽非最佳,但是其优先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化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还原医疗公益本质的思路可资借鉴。而且神木开国内“免费医疗”之先河,具有民生导向意义。这也正是民政部官员盛赞神木医疗模式是社会政策创新的重要原因。 具体说来,用什么方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如何满足民众的就医需求,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体恤民生的方式有多种,不一定要集体复制神木经验。各地可以因地制宜作出更为细致的制度安排。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