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原创内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阅读数:1456  |   回复数:1
samba站长 发表于 2010-3-5 15:37:2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十一五”以来,神木县委、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机遇,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从2005年到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67.8亿元增长到452.6亿元,年均增长6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万美元;财政总收入由19.8亿元增长到93.26亿元,年均增长48%;地方财政收入由6.9亿元增长到21.6亿元,年均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000元增长到191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621元增长到7223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2005年的全国第188位、西部第15位,跃居到2009年全国第59位、西部第5位,成为神木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县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年进入全国五十强、2020年进入全国十强的目标可能提前实现。

  按照“做大高端、提升传统、发展非煤”的基本思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着力推进产业转换升级,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新型工业化道路越走越宽。

  危机之年实现了新突破,在2009年最严重的一月份,全县煤炭、兰炭、电石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跌三成以上,甲醇、PVC价格跌幅在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停产,用电负荷降到原来的1/3,县属139处煤矿仅有9处在生产,兰炭、化工、载能等产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神木县委、县**经理性分析认为:神木经济发展尽管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但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会逆转,省、市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没有改变。所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神木必须冲锋在前,杀出一条血路,率先走出低谷。在仔细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宏观形势后,他们果断出手,及时出台了“增量限价、减负降价、循环运作、银企对接、提升管理、规模营销”的保增长六大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通过努力,全县90%以上的工业企业在年初短暂关停、观望之后启动运行,上半年坚持微利生产或者保本赔本抢占市场,到8月份后,随着大环境好转,企业生产开始发力,各项工业生产指标强劲反弹。在有力的干预措施作用下,2009年全县各条工业战线再创佳绩: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25.6亿元,同比增长25.2%;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税收72.5亿元,同比增长33.4%。全年生产原煤1.38亿吨,同比增长27%(其中地方5961万吨,同比增长48.6%);生产兰炭498万吨,同比增长107.2%。其它电石、金属镁、铁合金、水泥、电力、精甲醇、玻璃等工业产品产量也均在危机之年稳中有升,为省、市“保增长”任务的顺利完成作出巨大贡献。

  2009年神木既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经验。可归纳为“三个统一”:一是坚持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与结构调整相统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发展,正确处理好与快、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既立足当前保增长,更着眼长远调结构,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使增长更上层次、更有后劲、更可持续。二是坚持**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统一。既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又要通过党委的坚强领导,由**这只“看得见的手”强力推动,化解危机。同时,更加重视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危机中,他们一批历经市场风雨洗礼的高素质企业,成为保增长、调结构的中流砥柱。三是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统一。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发展目的建立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上,把发展成果体现在老百姓得实惠上,巩固和发展了奋发向上、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面对新的时代潮流,神木县把地区优
势特色产业融入国家经济建设、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的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走“大项目、大循环、大园区、大产业、大市场”的路子,提升能源化工产业的绝对竞争力。目前,沿榆林-神木-大柳塔工业经济走廊,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六园八区”初具规模。锦界工业园区规划面积42.8平方公里,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6亿元,共有入园项目52个,项目总投资450亿元,入园项目严格执行“烟囱不排尘,厂房不漏气,废水不外排,噪声不扰民,灰渣再利用”的建设理念,初步实现了园区内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神木金联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是由神木金联公司与神华陕西国华锦界能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项目,该项目以锦界国华电厂所排放的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和锦界工业园区内煤矿、电石等企业产生的“三废”为原料,年产1.2亿块标准砖的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年可消化“三废”材料约350万吨。8个兰炭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各工业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集聚能力逐步增强。同时,以园区为载体,推动园区内外各项产业循环发展,成功打造煤-兰炭-电石-聚氯乙烯、煤-煤焦油-成品油、煤-煤气-电(金属镁、还原铁)三条产业链,科学设置、循环运作的地方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着眼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煤炭资源整合快速推进,地方煤矿由198个整合为136个,煤炭资源回采率和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全县地方原煤产量达5960万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5。全县联网煤矿实现24小时在线安全监控,采煤沉陷区和火灾隐患区综合治理工作开始试点。兰炭产业上大关小、优化升级工程全面完成。全县170多户小兰炭企业全面关闭,规划建设23户60万吨以上的大型兰炭生产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的认可,并列入国家产业目录。国家有关部委依据神木兰炭制定了产业标准,神木兰炭走上了规模化、绿色化的循环发展之路,并走向了高炉喷吹等新的领域,实现了新的发展,被省委**赵乐际誉为“煤炭加工技术上的一次革命”。

  在大力发展煤炭、兰炭、电力、化工、载能、建材等六大产业的同时,神木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发展非煤产业,建筑陶瓷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物流中心等非煤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百万亩长柄扁桃基地全面启动,目前长柄扁桃的人工种植及加工技术已经成熟,即将在矿区、风沙草滩地区大规模种植,“地下采煤田,地上种油田”的经济新格局即将形成。

  实施重大战略性项目带动是神木县做大做强工业的又一法宝。多年来,该县与神华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西投资集团、山东鲁能集团、河北晶牛集团等进行了成功的合作。神华集团在神木境内建成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煤矿5个,拥有发电能力272万千瓦,2010年又计划投资150多亿元新建、扩建4个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年度预计完成投资近70亿元。2009年,神华陶氏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神华西湾煤化一体化项目和国华锦界电厂三期奠基开工。陕西投资集团在神木建成了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和年产400万吨的凉水井煤矿。由神木县与陕煤集团合资建设的柠条塔、张家峁、红柳林煤矿和红柠铁路基本完工,今年10月可投入生产运行。石窑店煤矿、北元化工100万吨PVC生产线等骨干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同时,该县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设的1,4丁二醇等项目快速推进。一大批骨干龙头项目的投资建设,为神木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漂流的窟野河 发表于 2010-3-7 11:27:3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是该转型了,只靠煤炭不行的,要给子孙后代留点点东东下来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