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原创内容]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增强民企发展活力

阅读数:1274  |   回复数:0
samba站长 发表于 2010-3-11 20:28:5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近年来,神木抓住国家能源战略政策机遇,积极优化发展环境,激活各种生产要素,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1930户和17162户,民营经济对县财政的贡献率超过70%,并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神木县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来培育,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发展环境。2007年,制定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0条意见》,连续四年举办民营经济博览会,为民营企业搭台造势,推行干部挂职、“白领派遣计划”、县级领导包抓产业项目、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等政策,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缺资金、缺人才、缺管理”难题。解决资金短缺方面,该县成立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以国有资产作担保,通过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授信,目前累计为民营企业融资20多亿元,投入国有股本金16亿元,为各类企业提供借款11.7亿元,带动投资125亿元,扶持上马规模在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24家。县财政设立了5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用于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目前,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资金短缺瓶颈已初步得到解决,全县共建成1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和9户小额贷款公司,长安银行也来神木落户,全县金融生态极大改善,并于2009年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县”。针对民营企业缺乏高素质人才的问题,2006年县上推行干部到企业挂职政策,鼓励干部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带薪创业,带动更多知识阶层加入民营经济队伍。四年来,先后有2300多人次干部参与,领办创办企业240多个,投资总规模11.25亿元,用工5300多人,年度纳税6300万元。2008年实施“白领派遣计划”,首批派遣109名大学生到民营企业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工资由**埋单。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县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壮大,原始积累基本完成,迫切需要战略合作伙伴,借助外力脱胎换骨、提升层次、做大做强。2007年,北元化工与陕煤集团成功合作,投资80亿元共同建设10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开创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合作的先河,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所有制形式——混合所有制。此后,陕煤集团和神木县多家民营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成功组建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神木能源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和陕煤龙华煤矿等大中型现代企业,开创了互惠共赢、和谐发展的新境界。受陕煤集团与县内民营企业合作的影响和启发,延长集团正在和该县的一些大兰炭企业积极磋商,计划合作发展煤焦油深加工项目,提炼燃料油、成品油。此外,该县民营大通汽贸公司与陕汽集团合作,正在建设年产3000辆专用汽车的制造项目。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的联合重组,化蛹成蝶,做大做强的步伐不断加快。

  神木民营企业家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促进了社会和谐。2007年,在县委、县**的积极倡导下,按照“**倡导、自愿参与、有效帮扶、共同发展”的原则,选择200个实力较强的企业与200个村结成对子,进行为期3年的“双百帮扶”。三年来,先后有232户民营企业自愿结对帮扶214个行政村,完成投资近5亿元,建成道路、水利和农业产业项目500多个,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由民营企业家訾凤高投资3200多万元建设,免费为农民提供住房和房内一切设施的訾家河新村,成为神木企业家帮扶帮带的一个新典型,受到全国媒体的重点关注。訾家河村村民訾德光高兴地说:“村民不仅都住进了漂亮宽敞的免费楼房,同时还获赠楼房内的沙发、电视等齐全的生活用品,这是村里几代人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在县委、县**的引导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已成为神木企业家的共识。如今,一种致富思源、造福桑梓的奉献精神,正在激励着神木更多企业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与群众走共

同富裕之路。

  按照袁纯清省长关于发展民生经济的论断:民营经济发展是促进民生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主要手段,而民生建设的更高层次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民营经济不断上台阶。近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具有神木特色的民生经济发展格局。2010年,他们要继续把民营经济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做好“三个支持、一个保障”。一是政策支持。抓紧研究出台《神木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二是人才支持。继续做好干部挂职、白领派遣、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职业教育工作;三是金融支持。通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优势互补、覆盖面广、机动灵活的融资体系,激活县内资金,服务好中小企业发展。四是环境保障。与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合作,以更高标准、更高规格、更大规模举办第四届民营企业博览会,继续为民营经济发展造势。落实好县级领导包抓产业、包抓项目责任制,确保重点工业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或投产达产。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在继续实行贷款贴息、营销奖励等扶持措施的同时,设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鼓励新技术研发。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