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寻找故事发源地

阅读数:910  |   回复数:2
美丽的陕北 发表于 2017-6-20 10:22: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寻找故事的发源地》
□杭建新
        头一天就和王老师联系好,去一趟王家坡,看一看龙泉寺,听一听红色革命故事。王老师比我大十岁,喊老师这句永不褪色的称呼,不为过。因为卡义兄一直从事文物古迹研究,尤其近几年对石峁出土的“宝贝”有着独特见解和丰富的阅历。我们俩一来二往的过程中,都对彼此有着一种认知感及志趣相投的忘年交。
       两篇故事不晓得看了、讲了多少遍,反反复复润色中,总感觉有点短缺,其实也就是亲临其境感受一番,期间也得到县文联闫主席多次关心鼓励。尤其是王老师在自己的文友圈里,把整理好的故事拿出来谦虚请教,有原市文联领导、国家文物出版社相关人员,他们都给予了肯定。
        王老师最感人的一面就是自己拿出两包烟,让我带上走访时散烟,便于接近当地人。他还说你不挣钱,油钱我掏,莫名的感动着。这次出行就我们两人,我开着车从呼台方向一直行驶,弯弯曲曲的路,以前也走过,一路上两个人有说有笑,当到了栏杆堡时,我说起“神隐村”没有去过,卡义兄说:“走,我们去看看”。神隐村是陕西神木民营企业家王志平倾尽心血打造出来的影视基地,电影《应承》就是在这里拍摄完成的,这也是本土作家单振国的短篇小说《应承》改编的。院落很有一种古朴典雅感,怀旧的情怀一下子涌出来,一辆自行车,一些伟人的像画,从心底由衷地佩服王志平对艺术、对梦想执着的精神。当走进一间铺满笔墨纸砚的屋子,藏书架上摆放着本土作家、诗人的书刊,这分明是一个对人生有着不一样的追求与豁达的情怀。
        走过大路湾时卡义兄给嫂子打电话,做上两个人的饭,山野丸子、熬豆子汤,不瞒你说,特好的一顿饭。在一条岔路口看见了路标:秦家坡,这是我们行程的的第一站,车行驶在刚刚铺好的水泥路上,我小心翼翼地开着车,越走弯道越多沿途的风景抛在脑后,一句话,社会就是好,政府花了几千万,村村铺上水泥路。车驶进了村子,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土窑洞,破旧不堪却依旧有着大户人家型,杂草丛生中不难看出秦家坡数一数二的大财主,曾经是多么的辉煌和霸气。此时此刻我沉浸在那段故事情节里,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在赤卫队、土改组带领下,开粮仓、分土地,而且还把土豪地主活活磨死,做人一定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拍了几张照片,我们默默地离开了那里,山路弯弯,阳光如一道希望之歌,唱响了红色革命。
       车停在了公路旁,红色底子的龙泉寺指示牌格外显眼,在与几个乡亲的说话中,卡义兄走进一位年长者跟前,给我说这是田旺清后人,他的侄儿田福荣老村书,看着革命的后人,我的心开始活跃、沸腾起来,这就是南乡红色革命的一种大无畏精神。田老村书引着我们走向自己家,新农村建设让这里的人们过上了祥和稳定的好日子。一支烟搁在那儿,当我仔仔细细地把善与恶的故事念完,并分别介绍着每一段讲述的含义,老村书似乎有一种愤怒、激动、伤感的情绪,他告诉我们,二叔田旺清经常讲闹革命时的故事,讲在王家坡壮烈牺牲的大队长王七则,还有许许多多流血牺牲的革命者。并对故事里提到的秦文英、王步增两个不同觉悟不同下场的大财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实事求是地尊重历史的发展,任何时候不可以欺压百姓。当我们相互告辞紧紧握着这双厚重善良的双手时,田旺清同志的革命生涯似乎还没有确切的归属、说法,他的后人也渴望着有一天能安抚这段远去的光阴。随着卡义兄来到了德高望重的姑姑家,算是远亲,一家人热情的场面着实让人感动,龙泉寺在她老人家的话匣子里,别有一番风味,也是由我慢慢地把这则传说已久的故事讲述完,“深井庙”的由来和南蛮取宝时,发生一系列惟妙惟肖的民间传说,以及当地人广为流传的骑马坐轿路过龙泉寺要下来,女人不能进寺庙等等,老人接过话题:确确实实发生在上世纪,老古人流传下来的不可不信,神灵保佑着每一个善男信女。风调雨顺的,大家都过得不错。是啊,发展到当前,龙泉寺渐渐成为当地的一种传统信仰,一个文化旅游的契机,也相信更多的人们来亲近了解她的传奇色彩。
        家是一个人的灵魂归宿,散落的几乎人家,让我一下子回到了从前,农村到处都是绿色的世界,年代不同了,如今的年轻人都带着妻儿居住于城市之间,留守的也只是年长者,守候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地、家园。在卡义兄家短暂的休息吃饭,两个人又顶着烈日炎炎,驱车前往南部最高的山头,寻找传说中大将军与“深井庙”的构思情节。流云在眼帘飞舞着,草儿与风亲吻着,当走到一岔路口,府谷与马镇的交界处。两个人下车,沿着山坡一直走上去,热汗淋漓用到此处恰到好处,当看见一高高的土堆,几百年前,这里究竟是什么样的素描画,大将军与赤兔马,茂密的树林,甘甜的井水,再后来寺庙香火鼎盛。眺望远方的山、水、人家,我才从那段文字中走出来,废墟之间隐隐约约听见了草籽、瓦片、尘埃在诵读经文。
        马镇村志记载着,乾隆朝时,迁深井庙于山底的五眼泉水上,修建诸多庙宇。走到半路上就看见雄伟壮观的庙宇,在崇山峻岭之间如同仙境一样。卡义兄让我一个人进去,拿着路上就买的香表,另递过来一百元让上布施,我推开了紧闭的寺门,烧香、点然香表、磕头、上布施。我这个人对于宗教信仰就是一种境:心中有佛自由佛,每到一处寺庙、道观都会去上点布施,这次也不例外。你一定说:“为什么王老师没有进去磕头烧香”。传说家有坐月子的不能进龙泉寺,卡义兄也是为了帮助我完成这次征集故事最后一道程序,才陪着我走进故事发源地。他女儿前一阵子刚刚生养孩子,他一家人都是善男信女,龙泉寺每年两次庙会,他总要走到前,看完三天戏,要不然能讲出如此津津有味的民间传说。
        行程最后一站就是王家坡的开明绅士王步增庭院、王七则牺牲的地方、藏枪党旗的地方,这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幕。从龙泉寺村委会过去一段路,就看见了一座庙,再往上走,一棵大树边很讲究的古大门、高高的石头院墙,虽然也是杂草丛生,却透露出主家曾经的尊贵、深厚的文化气息,许是后人忙于城市生活中自己的事业,祖上的这份情怀,消沉落寂了。为了更好地了解那年那月,发生过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我们跟随着一王姓当地人,从另一家院墙爬进去,在一米高的野草中走过,历史在向我招手,想当年刘旅长带领的府谷民团,在这里严刑拷打革命人王七则,并把他捆绑在大门口的大树下。田福荣老村书的一丝泪花,那是告诫后人,这群不怕死的南乡红军,用他们的鲜血、生命染红了五星红旗。如果没有王步增通风报信,就不能保全党组织、红军力量,他功不可没。
        再次凝视着这道庭院,再次抚摸着那棵大树上的伤痕累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涌上心头,故事终究是一场远去的记忆,在这个世界上,多少人多少事,能否唤醒我们的良知、素养,善与恶的区别根本点就是做人不要怕吃亏,吃亏是福!

写于2017.6.20

1497924887306.jpg (126 KB, 下载次数: 663)

1497924887306.jpg

1497924889188.jpg (229.68 KB, 下载次数: 663)

1497924889188.jpg

1497924890895.jpg (202.17 KB, 下载次数: 612)

1497924890895.jpg

1497924892227.jpg (204.61 KB, 下载次数: 622)

1497924892227.jpg

1497924893479.jpg (203.39 KB, 下载次数: 658)

1497924893479.jpg

1497924894798.jpg (238.61 KB, 下载次数: 676)

1497924894798.jpg

1497924896243.jpg (153.31 KB, 下载次数: 670)

1497924896243.jpg

1497924897627.jpg (242.63 KB, 下载次数: 665)

1497924897627.jpg

1497924898837.jpg (191.6 KB, 下载次数: 661)

1497924898837.jpg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7 无聊无聊
美丽的陕北 发表于 2017-6-22 09:54: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美丽的陕北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5:03: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今天,卡义兄告诉我,县委书记下午去哪里,党建会议,是啊,革命老区需要这种情怀去感染。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