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麻家塔乡张家峁村顺利完成林改勘界、确权任务,参与林改面积3100亩,涉及43户、115人,为全乡不同类型的村制定林改方案,设计操作流程,具体组织实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板。 今年,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已完成9个乡镇林改任务的基础上,将继续推进12个乡镇(办事处)315个行政村、1132个自然村、349.8万亩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已完成80万亩。我县开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我县按照“分步推进,分批实施”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集体林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分类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为了使改革工作稳步展开,有序推进,县林改领导小组针对我县林地面积大、南北差异大、工作难度大的现状,采取分类改革的办法,集中力量首抓中南部九个乡镇的林改工作,为其余乡镇林改工作打基础、造氛围、积累经验。2009年,我县如期完成了中南部9个乡镇林改的勘界、确权工作,涉及314个行政村、42958户,完成林改面积230.2万亩。 **决策,依法操作。在开展林改工作推进过程中,县、乡、村各级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去落实,注重了宣传的广泛性,组织的周密性,程序的规范性,操作的严谨性,决策的**性,让林农充分享有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改制方案,把拟改成果公示于众,实行阳光操作。在林改过程中,严格按照《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及中、省、市、县的林改政策,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既提高了群众对法律、政策的理解应用能力,又增强了群众维权意识,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尊重**,求真务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明晰产权,难点是林权纠纷调解。我县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注重证据、尊崇意愿、调解为主的办法开展,对具体问题进行认真疏理,采取分门别类、先易后难的办法解决;对遇到难题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参与讨论的办法解决;在调解工作中以理服人,在动员工作中以情动人,在确权发证工作中以态感人,切实把林改工作作为一项解忧于民、让利于民、服务于民的民生工程来抓。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生林权纠纷近100起,调处率达到90%以上。通过合理调处林权纠纷,加快了林改工作进度,消除了不稳定因素,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 因地制宜,为林改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我县在林改推进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坚持“一村一案”的原则,立足于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长远发展,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了林改方案。主要采取了2种模式:一是分林到户,到户经营;二是量化到人,股份制经营。以量化到人、股份制经营为主,矿区以大户或联户经营为主。无论哪种模式,都力求做到了符合上情,符合村情,符合民情,达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的。 宣传深入,平稳推进。林改工作开始以来,县乡村**联动,多层次广泛宣传,多形式大造舆论,营造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林改、了解林改、支持林改、参与林改的良好氛围。目前,全县共印发《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资料汇编》达5000余本,悬挂和书写宣传标语200余条,编发林改信息8期,大力宣传林改方针政策、经验做法、工作动态等。与此同时,县林改办和各乡镇高度重视林改政策和业务的培训工作,多次组织参与林改的骨干开展《森林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及业务技术知识培训,受训人数达400余人次。 (编辑:贺艳霞)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