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家长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碰上雷雨天怎么办?怎样预防孩子中暑?交通安全需要注意些啥?防溺水、防病毒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孩子在家用火用电安全等方面怎么做?今天儿童夏季健康安全大礼包送给家长和孩子!
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游泳,不会游泳的套个游泳圈,也能在海里河里游泳池里泡着,但游泳圈不是救生圈,属于水上玩具,起不到“救生”作用。有时候,一不小心,游泳圈还会变成“夺命圈”。 2017年5月16日,在山东烟台一家儿童游泳馆内发生一起险情。孩子带游泳圈在泳池中溺水1分多钟,直至奄奄一息才被救起。
△女童套游泳圈倒立溺水72秒 梳理有关游泳圈的新闻,你会发现类似的事件之前也发生过。
游泳圈 ≠ 救生圈 游泳圈与救生圈执行的国家标准是不一样的,救生圈是起救生作用的,它具有很多附属功能;而游泳圈被定义为水上玩具,执行的只是玩具标准。 与真正的救生圈相比,游泳圈重量太轻,很难准确投掷,容易破损漏气,抗压能力很差,极易爆裂;塑料表面遇水湿滑,较难抓握。
市面上普遍的充气式圆形游泳圈,图案多样,售价多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然而,这类游泳圈上面标有的禁止事项、使用事项等却无人细看! 上面通常会标明:仅作为戏水玩具而非救生器材、需要大人陪同、忌尖器划碰等安全提示。 一些市面上的游泳圈还是三无产品,质量很差!很容易漏气,破碎甚至爆开,安全系数极低!
△真正的救生圈是这样子的,多为橙红色,家长们要认准啦!
花两分钟看下面这条视频 就知道哪些游泳圈不能买
再次提醒:游泳圈只适合在游泳池的浅水区域使用。而如果到深水区、水库、海边游泳的话最好使用救生圈,毕竟安全性较高,即便游泳时遇险,只要紧紧抓住救生圈,可以保证不会下沉,为救援争取时间。
攻略一:防溺水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攻略二:防中暑 、
攻略三:防雷电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 攻略四:防范家居用电和火患
攻略五:饮食安全要保障
攻略六:出门在外守规矩
攻略七:上网冲浪需谨慎
攻略八:防范虫蚊和病毒
夏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由于蚊虫过多也增加了传染渠道。从手足口、诺如到寨卡……这些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不过,每种传染病都有它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掌握好方法也可以有效预防!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