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engheng 于 2013-2-22 19:22 编辑 1937年——1945年,英勇的中国人民在历经八年抗战之后,终将犯我领土的小日本赶回会了老家。历史书上说,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如今,历史再次上演,可依然是八年,依然是艰苦的八年,却没有任何结果。漫漫长路,何日是头?????????? 也许好多人对神木六中都没有什么好的印象,甚至对这个学校没有什么印象。但它是事实存在的。2002年正是一个学生上高中的高峰期,六中就诞生在这样一个救危扶困的特殊历史时期,而它当时的存在,确实是极大缓解了当年的入学难的问题。到了2007年,就像洪水过后一般,高中入学高峰期也随之渐渐消失。六中在完成了它非常时期的特殊使命后也就毋庸置疑的被社会所抛弃了。2008年全县实行12年免费教育后,六中这个当年主要由神中教师集资建立的学校就成来了一个怪胎。就像有钱的人**的小三一样,没有名分。从2005年开始教师的工资和生活补贴直线上升,可是六中的老师们却仍是原地踏步。也就是从这一年后,六中的老师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所谓的“斗争”。2008年县上有关部门组成了所谓的“六中回收领导小组”,目的在于解决六中的名分问题。事实上六中的名分并不在于这个学校,而是在这个学校里辛苦工作的教师们。大家先不要去争论和质疑六中的升学率和其它有关学生的问题,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六中差不是应为六中本身差,而是人为的因素让这所学校不被社会接受和承认。但不管怎么样,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六中的存在和六中为神木教育所作出的贡献,哪怕是微薄的,也是值得肯定和承认的。可时至今日,六中的问题还是悬而未决,六中的老师们可以说是在贫困线上挣扎,当然这个有点夸张,但这是相比较其它学校的教师待遇而言。 这个待遇既包括工资待遇,福利待遇还包括职称评定待遇等等。同样的教龄,六中现在几乎90%的教师还在中二这个线上苦苦的等待。 曾经六中的老师们想为自己的应得的权利争一争,搏一搏,但是领导们说:不要着急,六中的问题总会解决的。总有一天你们的问题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结果呢,八年了,六中的教师们还在苦苦等待。狼来了那么多次,大家还会相信吗?六中的教师们在2003至2005年都在县上的编制办进行过登记造册,明明白白写着占用事业编制,可是这部分教师如今却不被承认有编制,跟这所学校一样,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现在部分老师在努力了,又被各方势力威胁,甚至动用了警察。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是一个非常时期的临时性措施,当它完成了保家卫国的使命后,本来应该取消的,但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停止,给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随后才不得已实施了新经济政策。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当年的六中也是一个在非常时期出现的特殊学校,随着历史的变迁,六中的问题也应该得到恰当的解决。事实上,在物欲横流、金钱当道的今天,没有人会怜悯这些教师们,没有人会为他们的切身利益考虑。神中的那些所谓的集资者,数次和县上的有关部门进行磋商,他们关心的就一个问题:这个学校被回收后,他们可以拿到多少分红?谁还管您六中的教师,自生自灭去吧! 而做为一个教育百强县,唯一的一个民办学校的生存举步维艰,2012年全县不是还实现了上千亿的GDP吗,难道回收这样的一个学校就差这几个钱吗?真是给“教育强县”抹黑,给“经济发展百强”丢脸。有关部门的领导们啊,想想六中的教师吧,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是事实存在的,常说: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六中的老师们太顾及你们的颜面了,太相信你们了。可是你们呢,什么时候能替这些教师们想想呢? 八年了,人生有多少个八年值得挥霍和浪费的。请大家看看六中吧,看六中一眼,看一眼六中的这些没有身份、没有地位、被人想踩在脚下,被教育遗忘的教师们吧!!!! |
其实高中的教育质量根本原因就是生源质量,假如把全县最好的初三毕业生录取到六中,那么六中也会出现考清华北大的,这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由于生源质量引发的学习氛围、竞争水平等等问题,不是说老师教的不好。 我是在四中念的高中,高一的时候在普通班那种学习气氛和竞争性着实一般,所以成绩很差,但是高二高三分到示范班了自己不由自主的就跟着大家学,所以进步很快,最后高考能以一个普通班出身的身份考590分,别人都很奇怪说怎么能考这么高,其实就是高二高三的学习气氛影响了我。所以看到楼主的观点很赞同,为六中的师生投一票。还有就是楼主的帖子学习的东西很多,一下让我想起很多高中的东西,现在都忘记了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