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atian. 于 2017-8-11 19:02 编辑 导语:梦里时常能回到小时候,天刚蒙蒙亮,“卖“豆”(去声,豆腐)啊……”远远传来老街悠扬的叫卖声,熟悉而亲切。到现如今,超市里一早便开始兜售的豆腐,早点铺里不可或缺的原料,在市民享受服务的背后,做豆腐的师傅们每天凌晨都在经历着像打仗一样的过程,看似庸庸碌碌的背后,付出着不为人知的汗水。 凌晨0:00,许多人的夜生活才刚开始,整个城市还在深度睡眠中,位于东山路中段果园附近的成义豆腐坊早已灯火通明,这才是他们一天工作的开始。他们每天要做15个豆腐左右,近2000斤豆腐。他们要赶在市民吃杂碎之前把豆腐送到各早点铺,平价超市要一早就要来接豆腐然后回去才开市。所以贺成义在凌晨时分就要将大量的豆腐分好、打包,等待客户来取货。 ![]() 薛补花,贺成义的妻子,人称“豆腐西施”,做豆腐近30年,她每天凌晨0:00准时起床,开始做豆腐,磨浆、熬浆、点浆、清浆、装槽、打包、压脑,每一项工序都早已烂熟于心,手上有条不紊的还在忙着。图中是薛补花在点浆,这项工序也最考验人的手艺,点浆时必须边点边看,随时观察豆浆的变化,这全靠薛补花多年来的经验。 ![]() 凌晨4:00,贺成义在豆腐做好后,按照饭店或超市给的单子,将对方需要的豆腐数量分类装好,打好包,装在储物盒内等候客户来拿。贺成义一边介绍一边麻利地打好豆腐,拿塑料袋装好,放在旁边的储物盒内。 打包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却需要多少年的功夫积累,特别是下刀要精准,一刀下来必须是2斤豆腐,不多也不少,贺成义在给客户打包豆腐时从不上秤称,全凭多年经验。 ![]() 防水围裙、胶鞋都是他每天的必备用品,他说自己很多年都没睡过囫囵觉了,常人很难承受的早起晚睡,他也早已习以为常。现在对他来说,做豆腐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 许多做豆腐的同行开玩笑称自己是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贺成义最能体会这句玩笑话背后的艰辛,世间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三更起,五更卖,一刻不得闲。 凌晨5点,豆腐坊就有早起的客户接豆腐的,他们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和任务,主要负责给神木各饭店、超市采买豆腐,他们穿梭在城市中,无论寒暑,雷打不动。 ![]() 来接豆腐的神木平价超市老板说:接豆腐是个勤快活,自己把需要豆腐数量提前一天报给贺成义,贺成义便记在记事板上,以防自己忘了。第二天来接豆腐,有时候人多的情况下,还得等好长时间,他家的豆腐虽然是比市场价贵了一点,但是胜在味道好,豆腐总是一早上就卖光了。 ![]() 夏夜的豆腐坊总是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说起睡懒觉这件事儿,贺成义和薛补花都说这是个奢望,一般能睡上四五个小时已经不错了。 ![]() 凌晨6点,就有早起的市民赶早来买豆腐了,一刻不得闲的贺成义就开始卖豆腐了。黑夜里,屋里看似微弱的灯光与他们的生活紧紧相连。 ![]() 很多都是老顾客,价钱心知肚明,只有简单的几句话,“要什么味的?”“酸浆的”、“几块的?”、“5块”,买了就走了,就消失在晨光中。耳边没有大声的叫卖声,只有三言两语的迅速交谈,在这里,时间也是个奢侈品。 ![]() 贺成义和薛补花眼里或多或少的血丝是他们辛苦的见证,每天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背负着生活的压力和沉重。但每当问起这样的艰辛时,每个人都会笑呵呵的一笑了之,尽管其中充斥着太多的无奈和辛酸,但是每个人都在奔着想把生活过得更好。 凌晨7点,接豆腐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但这一天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超市里都有豆腐的存在,与每一个市民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接触。面对艰辛,师傅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和韧性一一化解,而他们的愿望也极其简单:有更好的生活,然后再有一晚美梦足矣。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