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神木。。。 1。猪肉烩酸菜。或者属于汉菜纲烩菜科烩菜属吧。北地荒蛮,多是游牧人,锅等手工品很少的,以至于当年俺达汗因为鞑靼人民锅不足而数次攻打大同军镇。所以神木伊盟一带的人吃饭很受炊具的限制,喜欢把菜烩在一起。也也难怪出现把鸡蛋和土豆丝烩一起的情况了。烩菜在东北,延安一带也有,但基本已经不在一个口味之内了。所以烩菜算是神木一大特色了。以我的感觉,从材料上来说,应该有烩酸菜,烩豆角,猪肉烩菜和排骨烩菜几种吧。基本主料当然还是缺少不了猪肉,粉条,豆腐,土豆和酸菜豆角吧。炖的烂熟之后,上乘品因该是肉香混合着土豆,粉条的淀粉煳糊,看起来很是丰饴。一大盘的堆积感,也很给人以社会主义的幸福感。如果说土豆炖牛肉,是社会主义的一道好菜。[赫鲁晓夫]。那猪肉烩酸菜,算是和谐社会的大餐吧。有名的,还是屈字开头的烩菜,然后神木到大柳塔路上的胖嫂烩菜。煤炭局后面小巷的小刚烩菜最好。 2。神木杂碎。点题明确。直接把粉条的榆林羊杂碎否定掉,外地的什么羊汤更别来凑数了。杂碎三姓,豆腐杂碎[典型的神木杂碎]。面杂碎,和粉杂碎。我以为前者最有特色,整的全像是汤料。而面杂碎风味最好。早上上学,坐在小店或直接路边摊上,叫上一碗杂碎,老板从红油汤的锅里舀一碗,撒上神木薯条[我觉的它出现应该比KFC的早]。最好放上辣子粉。 相当于陆机所说的千里莼菜一般美味了。当然,食品卫生很是要注意。尤其路边小吃。这个么,推荐驼峰小吃城,沙渠的马大妈杂碎,还有就是那些旧的城关巷里开了几十年还是游记队的老字号路边小摊了。 3。粉糊糊。这个号称名吃。 我 喜欢。,武家二保,谁于争锋?但是我更喜欢钟楼洞那家 。 4。然然菜。这个菜真是质朴清秀的可爱。也没有肉。就是简单的白菜土豆,却炖的烂烂的异常香软。就是土豆泥和白菜泥的混合吧。要拌上米饭最为下饭。如果真要有神木菜连锁店。然然菜+米饭+中可。不错。希望哪一天可以找到这样的套餐。 这个是自家家常菜,所以也谈不上什么名店。PASS。 5。油调饸铑。对不起,尽力了也没找到第二个字的 正确输入法。 本是陕北通常小吃,但在神木却被赋予了新的色彩。用猪油加酱油调制。吃起来润滑上口,却没猪油的饿心感。人民群众真是聪明。 6。炖羊肉。内蒙叫手扒手吧,我见还有种叫法叫手指羊,就是指哪快羊肉就切哪块。 清水盐巴和羊肉。很简单的做法。是阴山的北方游牧民族千年之吃法。但就是越是做法简单作料少,越能体现出原材料的美味吧。羊的材料不推荐内蒙羊或小尾寒羊。还是南乡的山羊最美。宁吃南乡羊一两,不要北部肉一斤。在贫瘠的山地上寻找草根吃的山羊,运动发达生长缓慢,要比一年出栏的北部草原羊好很多。 推荐马镇羊肉。 7。羊棒骨。AND羊蹄蹄。 两者也许没什么大的区别吧。就不再细分了。胡辣是这种材料最好的做法。因为本身肌肉和韧带多,所以胶原质丰富,拿辣油炖过,又辣又糊。在此我发现神木人民的口味偏向于糊。让他们去热爱吃沙拉生鱼之类的硬冷事材。似乎很难。 吃这个,充饥是次要的。像吃瓜子一样,本身去寻找骨头间的肉,舌头的滑动,搜刮,就是一种享受。吃完还可以有意外收获。剩下的。羊骨头,大约就是起轴承作用那个小骨头,也可以丢着玩。真是像阿星的撒尿牛丸,又好吃又好玩。鸿运羊棒骨当然执牛耳。 8。卤肉夹干烙。不爱吃。不过确实是百年老菜。猪肉肉辅佐以干烙。后者本身也是当地特产。推荐是城关小学到钟楼,路上有一家,忘了店名,也许根本没店名。 9。碗托。这真的还是很好吃的。如果是快餐店,那么手拿碗拖加卤肉干烙将是对抗田园脆鸡堡和雪鱼堡的主力主食。汤水碗托清清可口,又带着质感。肝子碗托香辣。手拿碗托撒以芝麻辣酱,白里见红,鲜亮可爱。这个没什么推荐可说,吃的是一种情节,尤其你吃惯了你家门口大娘做的,就会一辈子不忘。 10。烘酒。其实就是黄米酒。酸酸的很好喝。拿它来代替可乐,如何?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