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又萌又感动的剧? 有。 他们又来了。 《小戏骨:白蛇传》后传—— 《小戏骨:放开那三国》 去年,《小戏骨白蛇传》刚出,表妹就急不可待安利。 今天,表妹又忍不住再当自来水,拍拍这班“真·小鲜肉”的马屁。 看它前,先读懂这三个关键词——小、三国、戏骨。 小。 电影圈有句古老的格言:“远离水、小孩和动物,他们全都能毁掉你的电影。” 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可控风险高。 该系列不信邪,所有演员年龄均十岁左右,妥妥小屁孩。 第二个关键词,三国。 众所周知,指的是《三国演义》。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深度、广度非普通小说可比。 同时也因格局宏大,故事复杂,成为翻拍重灾区。 十拍九烂。 它又不信邪。 迎难而上。 当然,并非重现原著浩瀚的历史画卷,是截取东汉末年,董卓独霸朝纲时期这一片段,以貂蝉为主视角,讲述当年风云变幻。 表妹推测,此改,是为演员“量身定制”。 毕竟《白蛇传》中,陶奕希饰演的10岁白娘子,其演技鲜活得,啧啧啧,过目难忘。 看看这欲说还休、动了凡心的情态。 同时,《放开那三国》也基于受众部分改编——导演说,光剧本就改了12版。 比如原著里,王司徒为挑拨董卓和吕布,用了美人计,涉及到貂蝉吕布情爱,剧中便删改此“露骨”情节。 整体而言,更适宜儿童。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那个,是戏骨。 提到戏骨,我们想到的,往往是那些在演艺圈浸淫数十年,技艺精湛的专业演员。 这点,它又给出意外。 就好比提起董卓,第一印象,是这样。 这样。 而小戏骨扮相,是这样。 不吹不黑,本剧小朋友们混个“金鸡百花”影帝影后,那是绰绰有余。 绝非只靠反差萌。 貂蝉(11岁陶奕希 饰),回家发现父亲被杀,先是悲痛,哭得撕心裂肺、青筋暴起。 当她回过头去,看见地上军旗,得知父亲是被董卓军队所杀,情绪从悲转为恨,眼白充血,眉头皱起,泪水无声地滑过。 这,不免让表妹想起李安挑演员最最在意的,“本身就会散发一种努力的纯真”。 何止陶奕希。 《三国》中,赵晨翔、李俊豪两位小演员的表演,也大大圈粉。 大殿之上,董卓(9岁赵晨翔 饰)声色俱厉,当众斩杀一名刺客,让众臣饮其血。 百官瑟瑟发抖,谁不敢喝。 董卓飙演技的时候到了—— 先在大殿上转一圈,看着惧怕的臣子,抬头摆手,都是倨傲。 再巧言令色地劝酒,和边上怕得像兔子的小臣一比,气场一米八。 众臣还是哆嗦,不敢喝,董卓终于忍不住翻脸:“喝,全都给老夫喝干净!” 一个残暴的权臣,活脱脱立在我们眼前。 再说曹操(13岁李俊豪 饰),这小伙子不得了。 曹操的“奸”,他有。 董卓猎杀老百姓,曹操在一旁看得愤恨,董卓突然转过来:“孟德,老夫这箭术如何?” 曹操瞬间变脸(眼睛往下,心生一计哈哈哈),开始拍马屁。 曹操的“雄”,他有。 王允假借过寿之名,召集一班臣子商讨如何除去董卓,众人说着说着,开始掉眼泪,一片唉声叹气。 曹操大笑,站起来斥责:“满座大丈夫,尽做女儿态,你们就算哭到天明,难道,还能把董贼哭死不成。” 注意他的动作,目光从在座诸位扫过,身体左右摆动,幅度极大,这是自信乃至自负的表现,和曹操霸气性格一脉相承。 曹操的“智”,他也有。 曹操带着七星宝刀,打算行刺董卓。 酒过三巡,董卓昏昏欲睡,曹操瞧了瞧四下没人,觉得时机成熟,关上房门,露出“今夜必杀此贼”的阴狠表情。 下手前还憋足一股气。 刀光在铜镜里的反光惊醒董卓,曹操急中生智,立刻说自己是来献刀的。 这转换自如的演技,不比咆哮吴先生,装萌陈先生,崩溃宋小姐,自然,生动得多? 当然,表妹也不至于脑残粉到说,年度最强表演。 客观而言,这班小朋友演技,离顶级还有距离。 演技演技,并不只在于“演什么”,更是“怎么演”。好的演技,一定关乎创造力,想象力。 梁朝伟出道试戏的故事,多少人听过—— 当时,老师要求,演一个被多年女友抛弃的人。别人听到此题,大多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梁朝伟不一样。 他别开生面地点了根烟,自顾抽起来,当听到分手的消息,烟失手坠地。 这不是什么高明的演法,但从善于借助道具这点,面试的王晶老爸,王天林导演就认定,他有慧根。 小戏骨的演技好在“灵”,但苛刻点说,灵中有“呆”。 该笑就笑,该哭就哭。 生气就吹眉瞪眼,伤心就泣不成声。 老年人声音嘶哑,那就演嘶哑,佝偻驼背,那就演佝偻驼背。 说白了,他们表演的核心是:模仿。 这不怪他们,顶级表演,一定需要足够的生活阅历支撑。 那为何我们还吃小朋友这一套? 因为他们尽力了。 小孩子,演起戏心思单纯,他们理解那个角色是怎样,就拼命去做。 抛开文戏,拍《三国演义》,不可避免涉及打戏。 小戏骨在这方面一点不含糊。 怎么设计动作,怎么走位,正式开拍前,一遍遍地排练,排练,排练。 吊威亚也亲自上阵 这股执拗的个性,不比今天任何对付的面瘫演技、替身演技、抠图演技,更值得给大拇指?! 表妹这次还留意到了,除了主角,跑龙套的,也百分百投入。 没台词又怎样,当被董卓逼喝人血,个个仍吓得面如土色,双手发颤。 背景板又如何,当吕布大展淫威,百官敢怒不敢言,有的抿嘴,有的耸肩。 相比某些成年群演,戏还拍着呢,手机都掏出来(照明星)了。 成年人啊,你输就输在,心思太多。 拿多少钱,出多少力,才是最合适的性价比?该怎么笑,该怎么哭,才不损害我的形象定位?这戏还要拍多久啊,我下一个通告还等着呢…… 只有观众看得出,不满意吗? 今天,我们盛赞这班小戏骨。赞的真是他们多么出神入化的演技吗? 当然不是。赞的是他们兢兢业业的态度。 同理,我们厌烦流量明星,厌烦的只是他们的演技吗?厌烦的是他们。 别误会,我们并非一棒子打死“小鲜肉”。 如果说在老戏骨面前,鲜肉是小孩子。那在这些“小戏骨”面前,鲜肉还有脸当“小孩子”吗? 说白了,年龄不是你任性的借口,长相也不是你摆烂耍赖的挡箭牌。 都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还需要一班小孩教你做人吗?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