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神木早八点] “返乡任职”:神木农民致富多了带头人

阅读数:752  |   回复数:0
刺猬 发表于 2013-5-13 10:15:5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没有‘返乡任职’政策,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4月26日,刚刚搬进神木县九龙湾小区新宅不久的神木镇前应则村村民沈栓奇说。

2008年,神木县首开先河,按照“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化解矛盾问题水平高”的三高标准,从农村推选“能人富人”进入村领导班子。

2008年7月1日起,神木县首批11名返乡任职的“能人富人”正式走马上任,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200多名综合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和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进入村级“两委”班子。在他们的带动下,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杨小平:让村民在现代化小区安家

今年48岁的沈栓奇刚刚将自己的家搬进位于城区的九龙湾小区。九龙湾小区是该县返乡任职的民营企业家杨小平为前应则村32户居民无偿投资1200多万元修建的住宅小区。

沈栓奇说,没有杨小平,可能再过10年、20年也住不进小区。沈栓奇的话并不是没有依据。他家的收入在前应则村算是中等水平,即使这样,想要在城里买一套房子也非常困难。沈栓奇算了一笔账,他家一年收入4万元,现在搬进来住的小区房子市场价是六七十万元,按照这个价格算,自己想在城区买一套房子,全家人不吃不喝最少也得15年,而那些生活状况还不如自己的村民,想买房更是天方夜谭。

“这就是我们前应则村。过去住30多户人家,现在剩下六七户了,再过20多天就都搬到神木(城里)住了。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一下子从大山深处搬进城市中的现代化小区。”站在旧居旁,前应则村会计韩候望着生活了几十年、即将离开的老村子时,一脸感慨地说。

李建军:建大棚带领村民致富

尝到“返乡任职”甜头的不仅仅是前应则村村民,还有神木镇李家湾村的广大村民。

在李家湾村8号蔬菜大棚里,各种反季节蔬菜生机盎然。“这个呀,多亏了我们的‘小书记’,要是没有我们的‘小书记’,哪里有这么一片绿色。”村民折翠芳夸赞道。

“小书记”指的是这个村的村支书,神木县神府建设公司总经理李建军。他今年刚满40岁,在村里辈分小,再加上他的父亲也曾担任过村支书,2011年他在“能人富人返乡任职”政策的引导下又担任了李家湾村的村支书,所以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书记”。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蔬菜大棚是我刚承包的,一年只交几千块钱的承包费。以前我也想种这种大棚,但我自己没有这么一块地,没有这个实力。‘小书记’担任村书记之后,多方筹集资金给我们村里修小区、建温室,把村民往致富路上引。目前,我的反季节蔬菜一茬就能卖个两万多块钱,还有第二茬、三茬、四茬也能种,只要辛苦一点,肯定能有好收入。”折翠芳说。

李建军当上李家湾村村支部书记后,在他的带领下,占地150亩的35座日光温室拔地而起,李家湾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顺利注册。村民们通过承包温室大棚,腰包渐渐鼓了起来。去年他又决定个人投资1.28亿元为全村百姓修建住宅小区。

李建军说,作为一名**员和一个率先富起来的李家湾村民,自己觉得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村民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实现幸福富裕,这也是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