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底有“货”,何愁不富?据坊间说法,富了的陕北人买房像买白菜,一栋一栋的买;买豪车像买玩具,一串一串的买,如此高调惹人侧目。再有“暴发户”不时语出惊人、嚣张跋扈,陕北人的形象可谓是一落千丈。 “膨胀的陕北”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社会涣散成一盘散沙,自由的思想和创作陷入了自我的圈子,从中寻找隐蔽所。……全国上下笼罩这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一切向钱看的生活充斥着这个社会。……人们变得自私起来,到处都笼罩着恐惧。人们被迫对生活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表面上顺从,内心里却什么也不相信。” 哈维尔写于1986年的这段话可以很好的阐述当下很多陕北人的精神困境,但这话放之全国也是同样的适用,或者还将更贴切。如今,陕北人被炮轰的种种行迹,又何尝不是很多中国人的一个缩影。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最近发生在陕北地区的新闻事件,来还原一个真正的陕北! |
事件一:“榆林男子怒踹飞机门”被骂惨了![]() 这厮胆儿肥,竟敢踹飞机,自然引来正义凛然的网友们一片怒骂,截止3日午时,共有134人评论该微博,九成五是在骂这“奇葩男”,“没素质、暴发户、脑残、奇葩”这算是比较有口德的评论。同为“文字工作者”,小编私心以为这条微博的制作过程可拆解如下:复制新闻导语—抽取当事人原话—强调当事人职业—点缀若干形容词。 正解:但有以下几点应该被指出的细节被有意或无意地“省略”了 1、 男子踹舱门是在飞机落地后; 2、 飞机飞行途中垂直下降四五十次,每次间隔三四秒,广播无任何提示; 3、 男乘客因剧烈颠簸觉得心脏不适; 4、 飞机落地后,男子询问乘务员想了解颠簸原因,乘务员说“等一下”,却没给答复; 5、 男子敲舱门并喊让机长出来,乘务员抓住了他的手,就是说是乘务员主动与乘客产生肢体接触; 经常写微博的人都懂得,要想用140个字把一个新闻事件表述清楚有很大难度,对于任何重点的把握不清都会让看的人产生误解和分歧。在上面的那条微博中,对于该有的重点的忽视显而易见,出现如此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1、 没有细读新闻原稿; 2、 读了,但还是产生那样一条博文;若是原因1,小编只能说该“自媒体”的内容制作人员大概是工作有些倦怠了;若是原因2,只能用8个字来点评:为博眼球,居心不良。在此,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不论什么原因,暴力破坏飞行器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榆林“奇葩男”反应过激,应该被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和人员对此事就无任何责任。 评论:你会不担心不生气吗? 试问每个做过飞机的人,如果您正在万米高空翱翔,身家性命全交给航空公司了,突然飞机颠了个七荤八素,您身体会不会难受?素日里殷勤的空乘此时沉默不语,会不会让您因为这突然的颠簸又受惊又窝火?您腆着脸想知道为啥颠了,却被晾着,会不会让您觉得自己像极了一个傻缺?不知道谁有包容力能忍受如此“优待”,小编肯定是要搓火的。 在此,再次强调,以免有人又要说小编有意包庇:就算生气也不能踹飞机,这是绝对错误的。如果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意见,要工号,投诉丫。 你以为在此次事件中最无辜最杯具的是飞机门吗?那你就错了。 最无辜的是一大片躺枪的陕北人。每次网上曝出陕北某人“劣迹”,全体陕北人就要统一被“尊称”为“没素质的暴发户”,好像每个陕北人都踹了飞机门了,骂了大街,吓着了路人。 脾气暴躁、爱发火的某些陕北人们,您们可长点心吧,您们不是一个人在挨骂,陕北人的形象您们可省着点用吧。 |
事件二:陕北人都富的流油?![]() 5月28日,陕西2012年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揭晓。陕北继续拥有最多“十强县”,有六县入围。而全省排名最末的十个县中,陕北占了九个。据统计,2012年神木县生产总值达到1003.89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537元。同处陕北的吴堡县全省排名末位,2012年生产总值为13.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558元。 延安和榆林两市有23个县参与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其中15个县位列全省县域发展的贫富两级,发展不均衡可见一斑。而有没有煤炭、石油等资源,被认为是形成陕北县域发展差距的关键因素。 其中,陕西有14000位千万富翁,比去年增加了1000人,这一数据在全国排名第16位;同时,陕西有830位亿万富翁,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了70人,这一数据全国排名第17位。尤其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陕西的富人大都集中在西安而不是人们认知的陕北,其中在千万富翁方面,西安拥有7000位,占到全省的一半;在亿万富翁方面,西安有300位,也占到全省36%。按照陕西2011年最新统计的3752万人口计算,陕西每2680人中就有一个千万富豪。而西安846万人中,每1208人中就有一位千万富豪。正解:陕西富豪西安最多,最富最穷都在陕北 刚刚发布的《群邑智库·2012胡润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千万富翁人数第一次突破10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64260人。也就是说,目前全国每130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翁。北京富人最多,广东次之,上海排名第三。 评论:“膨胀的陕北”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由此可见,一听陕北就说“富”,让生活在陕北的普通民众情何以堪;一说陕北就要被骂暴发户,更让很多普通民众无辜躺枪。既然陕北不是人人富、处处富,为何一说陕北人很多人印象很差?陕北人在外人看来又为何总是表现的如此浮躁、膨胀、自大? |
事件三:对陕北人的刻板印象:暴发户 土锤 没素质![]() 正解:“陕北式”条件反射 说到这里,先给大家普及一个词语:【刻板印象】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 它好的方面是,简化了认知过程。消极的之处则在于,在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由于刻板印象往往不是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也不是以事实材料为基础,只凭一时偏见或道听途说而形成的。因此,绝大多数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刻板印象的力量非常巨大 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对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科学家。然后研究者让两组学生各用词汇描述所见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第一组学生描述为:仇恨、绝望。第二组描述为:深邃、坚强。对于同一个人,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提示不同,就在描述时用了差别如此之大的词汇。 由此可见,外界或许是中了这个词语的魔咒,所以才会对陕北人对此印象! 评论:朴实的陕北人 在陕北待的这么多年里,陕北人还是豪爽、朴实、他们深爱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资源只是上天的恩赐,但是,他们经营的很好! |
小编说:这是不是地域歧视? 到底是要闹哪样? 有网友在微博上说:“陕北以前很穷,被人笑话。现在没那么穷了,还是被人笑话。你们到底要陕北人咋样?”如果说不时爆出的对陕北人的“集体讨伐”能算做是包含有一定程度的地域歧视的话,那么陕北人并不寂寞。 人人遭歧视,都跑不了! 放眼全中国,要说歧视,河南人躺着也中枪,几乎成了全体国民的集体无意识。据说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青海省西宁市,一个小商店挂出一条横幅“处理河南坏蛋,每斤一毛钱”。此外,东北人被认为“匪气十足”,上海人被认为“小气滑头”,四川人被指喜欢“拉帮结派”,就连北京人也被扣上“又懒又土”的帽子。 地域歧视其实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 经济水平的差异是刻板印象形成根源。地区发展差距导致了急速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带来对资源的争夺,呈现到社会心理上,就形成了优势地区人群的优越感和弱势地区人群的羞辱感,歧视也由此产生。从心理学上来讲,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在中国这个目前还缺乏普世价值的社会里,人们心中没有一个进行自我认同的“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所谓“认同”,但是缺乏对自身的认同又会让人失去“安全感”。在缺乏标准的前提下,只好去和别人比较,从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这些,都会催生比较,进而引发歧视,且不会自行解套,只会越演越烈。(据《中国新闻周刊》) ----------------------------------------分割线------------------------------------- 结束语: 赫.斯宾塞说过:“人人反对偏见,但人人都有偏见”,其实不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个人,仔细说起来总有自己薄弱的地方,若真要抨击只怕个个都跑不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放下偏见,相互尊重。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