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阳光小猪 于 2013-7-18 18:03 编辑 “黑暗童话”——一只丑小鸭的悲剧 ![]() “黑暗童话”,与充满美好、希望,像糖果一样甜蜜的传统童话完全对立。近来,所谓的“黑暗童话”屡见不鲜。“睡美人”不是被王子吻醒,而是变成了邪恶的女巫;“白雪公主”没有和王子在一起,却变成了第三者;“灰姑娘”遭遇火刑,成为王子的陪葬者;这些童话,会不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新版“丑小鸭”的故事,网友大呼“接受不了”。故事讲述的是一只丑小鸭在听完教授讲述的“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后,也坚信自己会变成一只白天鹅,遭到妈妈的反对后,固执的丑小鸭选择了离家出走,但是,并不像童话中的结局一样,丑小鸭不仅没有变成白天鹅,而是被一名家庭主妇宰杀后变成了一道烤鸭。 原本可以变成美丽白天鹅的丑小鸭却成为了烤鸭大餐,这一微博引发了网友热议。“是谁给了你们这样的权利?别让龌龊的思想玷污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恶搞别的去吧,放过孩子!”、“太可怕了,现在的幼儿读物延续了黑暗的传统,以前黑暗的‘格林童话’改编不是过去了吗?”、“曾几何时,这些经典的儿童童话故事带给我们多少欢乐,如此改编,简直就是‘毁三观’啊,希望有关部门早点毁掉。” 黑暗童话:坑了童话、坑了真善美 孩子有最纯洁的思想,孩子们心灵中都是真善美的东西,他们懂得丑小鸭就是要变成白天鹅的,他们希望白雪公主和王子在一起,他们眼中的睡美人是美丽安静美好的,他们相信灰姑娘和王子在一起会很幸福的。现在的这些“黑暗童话”与传统童话完全颠覆了,简直是太残忍了,这样的故事会让孩子小小的心灵蒙上阴影,更让孩子的心灵变的迷茫。 黑暗童话:毁了童心、毁了三观 人这一生最美好的时期就是童年,童话童话也就是为了童年而作,这些面目全非的改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正确认识,让孩子不知所措,更会导致孩子扭曲的人生取向。“黑暗童话”让人觉得恐怖,但也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现实,社会需要取乐,无聊可以发泄,但要注意对象,请不要在孩子的世界里进行。 现在,社会上出现这么多“黑暗童话”现象和读物,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经典是不容篡改的,处于启蒙阶段的孩子更需要接触正能量的东西,这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黑暗童话”的出现至少应该标明“少儿不宜”,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相关部门的监管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