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神木这个以煤发展起来的全国百强县,发生了多起轰动全国的事件,包括:房姐“龚爱爱”事件、张孝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刘旭明涉嫌集资诈骗案,以及最近的“7·15”神木封堵县政府风波。 深入剖析: 神木现象折射了经济运行中哪些现实问题? 神木之所以“神”,是其地下埋藏着500多亿吨优质煤;是其率先在全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十五年免费义务教育”;是其是“西北GDP超过千亿的第一县”。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2012年下半年起,随着中国经济的下行,煤炭价格大跌,昔日的“黑金”如今风光不再,“以钱生钱”的击鼓传花戛然而止,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 神木民间借贷活跃,也是因为煤炭;有钱,并且集资搞煤炭挣更多的钱,当地政府提出实施“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三煤”战略。可以说,神木的一切都是依靠地下的“黑金”来维系,一切拿煤来说话,煤成了神木的一张名片。然而,就是这种“一煤独大”,过余单一的产业结构,三产比例严重失衡的经济格局使神木老百姓深受经济波动之苦。神木连续发生的多起事件,说明现在已经到了经济必须转型的最后时刻。 转型的关键原则是什么? 神木经济要转型,必须从实际情况从发。近年来,神木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较为突出,“三富三不富”(财政富老百姓不富、少数人富多数人不富、北部有资源的地方富南部黄河沿岸不富)和“四个不同步”(增长速度与发展质量不同步、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不同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同步、干部素质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的矛盾日益明显。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转型与发展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的原则。 具体有哪些转型途径? 神木的经济转型,首先是支柱产业——煤炭产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优质化、多元化、深度转化”的发展之路。要打造属于自已的能源工业“航母”,增加神木工业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大力培育资本市场,用足用活金融资本手段,建立跨越式可持续的县域经济金融驱动模式。同时认真落实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