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华山独臂挑夫用血汗养家 接受十几万捐款心感愧疚

阅读数:916  |   回复数:0
神木贴王 发表于 2010-7-20 16:08:3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何天武 网络图片
  十年3000余次登华山 用血汗养活一家老小   华山独臂挑夫何天武的故事,这几天感动了网络,“你是真正的英雄”、“感动中国!”,网民们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感动。   20年前,何天武的妻子身患重病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了挣钱养家,他来到河南平顶山挖煤,然而在一次事故中,断裂的钢丝绳斩断了他的左胳膊。独臂的他,来到华山,当了一名挑夫。10年来,他3000余次登临华山之巅。   文/本报记者 张强   记者了解到,最早向公众介绍何天武故事的是一名驴友。网名为“千篇一驴”,他真实地记录下华山之巅的感动。   “我的豫晋陕行动顺利结束了,回到家第一个向朋友们汇报的,是我遇到的一位堂堂的铁汉子——华山挑夫何天武。老何给我灵魂的震撼与冲击,是我近几年生活中最大的一次,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恐怕会影响我的余生,我的感受如鲠在喉不能不吐。”   “和泰山挑夫一样,华山挑夫大多也是扁担帮,少数几个使用背篓的,一看就知是来自四川, 在其他方面,如:一样的黄胶鞋、一样摔八瓣的热汗、一样风箱般的喘气、一样黝黑似铁的小腿,总之,你眼中的他们大都一样。我是在千尺幢下初次遇到何天武的,起初没发现他与别人的不同,直到需要攀铁链时才发现他竟然是一位独臂的残疾人!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这些险要的华山路,正常人尚且胆战心惊小心翼翼,这位独臂挑夫背着沉重的背篓,是凭着何等的毅力和体能才在这华山安身立命?我放慢脚步,紧随他的身后,用我的相机拍下他和他的背篓,并观察他一步一挺,用一只手攀着铁链,艰难地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挣扎。”   网友说,休息时,他把背篓放在一块石头上,从衣袋里掏出一个馒头,连块咸菜都没有,啃一口干馒头,伏在溪水旁像动物饮水一般直接啜饮着。   大巴山深处的汉子   原来,46岁的何天武自幼生在四川广元的大巴山深处。老婆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后来因过度操劳患病死去。为了治病家里借了一大笔债。为了还债和养活两个孩子,他和同乡一起到河南平顶山一家私人承包的村镇小煤窑去当井下背煤工,几年后的一次塌方,将他砸昏,醒来发现左臂已经被齐肩切除了。窑主支付了4000元住院治疗费,未等他的创口痊愈,就用4000元打发他滚蛋。   这个刚强的巴山汉子回到了大巴山。为了养活家里,老何咬牙把孩子托付给年迈的双亲,拖着残缺的身子来到华山。   网友写道,10元办个挑山工的进山证,每个月用60元在山脚下租了一间小房,凭着自幼练就的背功,靠着苦难带给他的意志,在这华山道上他已经挣扎了10年。   1公斤货物背到西峰南峰挣6角,今天背了50公斤的水泵水管,30元运费,一年刨去4个月的淡季,天天早上6时起,自己烧饭,一步步在山道上挣命,下午傍晚下山,还得四处觅第二天的活,不怕苦,就怕没货可背。2003年一好心的游客送他一部旧手机,买了免月租的卡,人家有货就可以打手机叫他,省得多跑路了。每月能给家里寄200元,总算尽到为人父为人子的责任吧。   最新情况   为十几万元捐款愧疚,一笔一笔地记账   自从4年前老何被媒体报道后,他一下子成了当地的名人,并且还得到了陆陆续续的捐助。这突然而至的名气和十几万元的捐款,却让老何白了头发。   老何说,自己觉得压力好大,有时候捂着良心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麻烦别人,为什么自己不能把这些事情处理了?   好心人捐的钱和钱花在什么地方,老何都一笔一笔地记在本子上。他用那笔钱把父母的债还了,还让孩子在广东上了学,但他自己还是坚守在华山。   网友跟帖   ▲非常值得敬重的一条汉子,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现在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神。   ▲愿善良的百姓都能拥有幸福生活。   ▲老何,你很有志气!你是真凭自己的汗水吃饭,你的钱比那些贪官污吏和巧取豪夺的大老板来得干净。   ▲了不起,从老何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品格,一种毅力,而这正是我们伟大民族千年来最优秀的东西。感动!   相关报道:华山独臂挑夫撑起残缺家庭 拒绝下跪乞讨感动网友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