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酝酿多年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终于对外公示。为什么要制定字表?字表中的汉字是如何筛选出来的?怎样规范地使用汉字?记者为您揭开字表中8300个通用规范汉字背后的“秘密”。 “的”字使用频率最高 能够入选一、二级字表的汉字,是根据其使用频率来确定的。使用频率最高的汉字究竟是哪个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所的王晓明老师经过统计后发现,貌不惊人的“的”字在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竟然高达169万多次。 两万多人名字有“喆” 一些汉字能够收入字表,是基于人性化的考虑。比如“喆”原本被视为“哲”的异体字,但是研制工作组的专家学者们经过调查发现,全国有两万多人的名字中选用了这个字。专家们接受了民众的意见,认为“喆”字中两个“吉”并排看起来很祥和,比“哲”字更适合取名,因而把它收入了三级字表,专门作姓名用字使用。 收入不少罕见姓氏 字表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51个异体字收入表中,主要用作人名地名,如“喆”“淼”“堃”“昇”等。对异体字不再简单地提“淘汰、废除”,但在使用上有明确要求。 “氾”、“仝”、“谿”、“缐”、“甯”,这些字曾被视为“泛”、“同”、“溪”、“线”、“宁”的异体字或繁体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其实原本也是姓氏。出于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在此次制定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这些汉字首次以姓氏用字的身份,被保留在三级字表中。 恢复这些罕见姓氏的本来面貌,将使得标志血脉传承的功能和文化内涵的姓氏用字得以保存。 繁体字原则不恢复 字表此次恢复了六个繁体字。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为了维护社会用字的稳定,字表原则上不恢复繁体字;将类推简化的范围严格限定在字表以内,以保持通用层面用字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允许字表以外的字有条件使用,但不类推简化。(据《北京晚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