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商洛讯 (记者 郭峰) 近日,记者在位于秦岭腹地的丹凤县石门村获悉,2006年该村的一座便民桥被洪水冲垮,然而时隔4年,该桥依旧未得到修复。 便民桥是村民的生命桥 石门村前的北峪河,养育了槐树原14户村民,但每逢涨水,村里便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使得通村山路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石门村村民告诉记者,北峪河喜怒无常,修一座便民桥是众人的心愿。据了解,2003年,丹凤县扶贫局向槐树原组提供了修桥水泥,全组上下欢欣鼓舞,组上动员每户出资300元以供建桥,并召集全组人自发修筑。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座崭新的工赈便民桥便横跨在北峪河上。大家亲切地称其为“生命桥”。 一场洪水冲断桥体 然而好景不长,200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将槐树原村民的美梦彻底击碎。这场洪水冲垮了三分之一的桥体,连带卷走了老代家为修桥所让出的一片私地。此后,北峪河又成了全组人心头的一道深坎儿。为了弥补洪水的疮疤,村民曾搭了独木桥,但太过危险,没人敢走;他们又在桥头支了一副木梯,但早已腐朽崩坏不能使用。记者问老代:“这桥4年都没修是什么原因?”老代说:“修桥要村民们自己施工,但是我们这里的年轻**部分都出去了,想雇外面的人来修又没钱。” 修桥遇阻只因缺少劳动力 日前,记者就修桥一事约见了石门村的几位村干部。他们也认为桥应该修,但目前村上缺人力,雇人就要花钱,而且修桥租用各种设备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石门村村主任说:“单说修桥,如今的条件比2003年要好很多。建桥时因为县扶贫局发放的水泥不够用,组上还向每户争取了300元用作填补。如今水泥和沙石皆已齐备,土地问题也得到基本解决,乡上的领导也曾多次动员。” 几位村干部向记者表示:只要解决劳动力问题,桥很快能修起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