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梅子 于 2013-8-30 10:29 编辑 “我们要办500张存折!”26日下午,杭州萧山人老傅和几个朋友,来到某银行北干支行窗口要求办理存折。银行柜台在办理了70多张存折后,觉得老傅有意为难,且影响了银行的正常秩序,决定中止办理。不过,老傅的态度很坚决,坚持要办完500张。说起原因,老傅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我就是为了出一口气!” “办500张存折”,缘于老傅对银行转账之前先办存折“多此一举”的泄愤行为,此举无疑是储户对银行不当服务的另类投诉,折射出人们对银行店大欺客的无奈与不满。长期以来的垄断经营,让银行养成了店大欺客、唯我独尊的霸道习气。本案中,明明储户已有两张银行卡,却非要其另外再开账户,想揽储又不明说,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这不是简单的态度问题,而是明显的违规之举。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对于所购买的产品,应当享有知情权及自由选择权。强拉储户办理存折,无疑是侵犯储户权益、有违职业道德的不法行为,其实质是以公权谋私利。 按理说,面对银行侵权,储户有必要也有权利向银行方面求说法、讨公道。可惜的是,老傅希望银行能给一个合理解释的诉求,并未得到银行方面的积极回应,直到老傅以“办500张存折”的过激行为,“干扰”到了银行的正常义务,银行负责人才不得不出面解释并向当事者道歉。由此看来,储户的过激之举,的确不无无助与无奈的成分,银行必须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不过,理性分析这种以牙还牙的“出气”方式,也属有失公德的不理智表现。诚然,银行先前的做法确实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至少耽误了储户的宝贵时间。但“办500张存折”的有意找茬,也同样无端耗费他和几个朋友的工作时间,同时扰乱了银行的正常营业秩序,耽搁了其他储户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是对众多消费者的无意性侵权。其实,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依规依法,比如向消协、银监会投诉等等。我们谴责银行的霸道行为,但以不道德应对不道德的报复做法同样欠妥。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诸如以不文明回敬不文明的貌似“**”现象并不鲜见。比如以拳头、巴掌教训公交车上不让座者,以骂对骂、以暴制暴,等等。尽管这种简单粗暴的“出气”行为痛快了自己,但给社会造成的影响却是戾气横行、法治不彰。究其原因,也许有投诉渠道不畅、**成本过高和违法成本太低等因素。但依**,应是法治社会的努力方向和最终归宿。 500张存折是一面规则意识多棱镜。一方面,它警示银行要尊重消费者,依法依规经营。尽可能地为储户提供便利;同时也提醒人们,**旨在伸张正义、谋求公平,维护权益,不能只是宣泄不满、痛快一时地出气、报复、解恨。调处人际纠纷、维护公序良俗、保障自己和他人的正当权益,最有效和靠谱的武器只能是诉诸规则和法律。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