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小编荐车] “三包”是自主车企自证实力的契机

阅读数:511  |   回复数:0
我是个牛人 发表于 2013-9-6 11:01:5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从已经宣布提前实施汽车“三包”的几家企业来看,基本都采取了高于国家标准的执行政策,不论是不是国家标准制定的太低(三包期限为2年或5万公里),厂家这样的姿态还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汽车“三包”政策为何从最初提案草拟过了整整十年才实施,坊间普遍认同的一个说法是政府是为了保护本土自主车企才会出此下策。然而,事实上,对几大主管部门而言,很多政策其实都是压制自主品牌发展的,十年前政府还限制吉利这样的民营资本以及奇瑞这样的国有资本进入,因此将汽车“三包”政策延宕至今归结于对自主品牌的保护,未免显得牵强。但时至今日,可谓已经是斗转星移,虽然自主品牌在汽车领域还不像在家电领域那样占据主导,但至少已经积聚成势,成长为可以与外资品牌在某些方面对抗的“正规军”。



时下,对自主品牌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来自于市场的旧有陈见。很多消费者还将“奇瑞奇瑞,修车排队”这样的口号奉为圭臬,以为自主品牌汽车至今仍停留在那个品质低劣、产品一致性差的时代。然而,关注自主品牌的人士应该很清楚,此一时彼一时,自主品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觉得这个成长速度甚至要远远超过日韩汽车品牌成长的速度),已经是脱胎换骨,在同级别车型中,自主品牌除了拥有绝对的性价比优势外,在产品品质上比起合资车型也并不会逊色太多,很多已经难分伯仲。可是,尽管如此,本土车企在宣传自己产品的同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自市场的回馈更多的却仍是嘘声,没有购买,没有试驾,很多嘘声其实都是来自于最初的陈见。



如何才能让消费者不囿陈见,打破这层隔阂,我想汽车“三包”政策的实施,给了自主品牌这样一个可以自我证明的契机。



在已经公布汽车“三包”执行细则的十余家企业中,合资企业给出的三包期限基本上都为3年或10万公里,而几家本土车企给出的标准要么与合资企业齐平,要么就是超出合资企业,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比亚迪对旗下全系车型均实施4年或10万公里的三包期限,上海汽车对旗下荣威(微博)和MG(微博)两个品牌实行的三包期限是3年或10万公里,而奇瑞对上市不久的主打车型艾瑞泽7也实施了3年全车免费保养和5年十万公里质保的三包服务。



自主品牌为什么愿意采取高于合资企业的三包期限?一切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产品品质已经可以对标外资品牌,如果对产品品质不自信,我想比亚迪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去年就提前实施4年或10万公里的超长质保。而且比亚迪的这个质保范围是覆盖旗下全系车型的,99.9%的零部件都在质保范围内,雨刮片、轮胎等这样的易损件的保期几乎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在比亚迪之前,没有一家面对大众化消费市场的合资企业给出这样的质保承诺。上汽、奇瑞等如果产品品质不过关,也会因为一时冲动宣布的高于国家标准的质保期限而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并自损口碑。


市场陈见过重,自主品牌也亟需一个可以证明自己诚意和实力的契机。


比亚迪在去年推出4年或10万公里这一质保后,市场的质疑声浪也没停过。去年7月,比亚迪发布了阶段性品质成果--IQS10,即两年平均小于1个故障,接近主流合资品牌的品质水平。之后比亚迪又连续两个季度发布了整车和核心零部件IQS值,但由于这个是比亚迪内部的评判体系,缺乏外部权威机构的印证,来自市场层面以及业内人士包括媒体对此心存犹疑者都不在少数。因为关乎企业商业机密,这种企业内部的质量评价体系其实很难通过第三方机构去调查和公布,比亚迪方面说自己经过这两三年的转型,将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提升产品品质上来(如投资建设欧标碰撞实验室,引入博世、PPG等一大批行业顶尖供应商等),4S店并未因实行4年或10万公里而大幅增加成本(品质上去后,返修率明显下降),大家都不信。那么现在借助国家汽车“三包”政策的实行,比亚迪可以在这一国家法案的监督下证明自己所采取的质保策略并非只是营销手段,而确实是经得起市场考验,发自企业深处那股自我提升的强大战略诉求。


当然,自主品牌阵营中,比亚迪只是一个缩影,其实近两三年几大主流本土车企在提升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方面都是不遗余力。如上海汽车投入较大资源推出的上门式的“宅捷修”服务,旗下荣威品牌已经具备与外资品牌在中端市场正面对抗的实力。吉利两年前夜提出从“技术吉利”向“品质吉利”转型,旗下产品帝豪EC7成为首个得到欧洲新车安全评价组织E-NCAP四星成绩的自主品牌车型,此外诸如奇瑞、长安等,在产品品质以及售后服务水准和能力的整体提升上都已经取得质的突破。


从产品上看,比亚迪的速锐和思锐,吉利的帝豪EC7,奇瑞的艾瑞泽7,上汽荣威550和950、长安逸动等这些自主车型,都是有口皆碑,唯独缺的就是品牌力。而就在我前文所说,这些本土车企真正搞自主研发不过十余年,除了上汽、长安这样有一定历史沉淀的国有企业外,比亚迪、吉利以及奇瑞自诞生至今也不过十多年,在这短短时间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实属不易,尤其是在外资环伺的市场中。如今已经成长为巨头的几大日系车企,如丰田、本田,韩系代表如现代汽车,前期无不都是经过二三十年的摸爬滚打才逐渐壮大,赢得市场口碑,所以我对自主品牌向来不悲观。同时,我也觉得大家有必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对待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你可以在体验完产品后保留自己的意见,但请一定消除过去的陈见。至少,自主品牌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如你记忆中那般一成未变。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