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享受生活 于 2013-9-18 09:28 编辑 “民以食为天”,对于懒人吃货的我来说,自从来到神木工作以来,每天穿梭在神木的大街小巷吃小吃!那种感觉“老爽了”,此刻不得不赞美下勤劳朴实的神木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创造的丰富独特的饮食,饱含平凡人的非凡故事,从而形成了神木独特的饮食文化。下面介绍下这几种特色小吃: ![]() 羊杂碎:神木人早餐首选 神木羊杂碎,由羊的头、肝、肠、肚等加入粉条或面条、土豆块儿、豆腐条等烩制而成,味道酸辣皆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营养丰富。羊杂碎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尤其是在冬天,一碗热乎乎的羊杂碎,既食用方便,还能御冷逐寒。 在神木,羊杂碎是很多市民的早餐首选。大街小巷,主营羊杂碎的餐馆数不胜数,家家生意红火。 ![]() 食用羊杂碎时,神木人大都辅以肉夹馍共享。 肉夹馍,由腊汁肉和白吉馍组合而成。肉夹馍鲜、香、干,既可单独食用,也可以搭配汤汁食品,春夏多配以凉皮,稀饭,秋冬则和米线,粉汤等搭配食用。 神木范胖肉夹馍以其味道独特,诚信经营而家喻户晓。据范师傅介绍,1996年,他开始用手推车卖肉夹馍,经常光顾肉夹馍摊的顾客都亲切地称呼他“范胖”,因此,后来他开店时便以“范胖”命名,至今已有16个年头。 范胖肉夹馍以西安肉夹馍的口味为基础,配以符合本地人饮食口味的配料。16年来,范师傅每天清晨五点半准时来到厨房,严格筛选材料,调制配料,同时注重餐馆环境卫生的管理,致力于为市民提供放心、可口的肉夹馍。 据范师傅说,以前做肉夹馍生意,是为了谋生。凭着16年的坚持,如今他总算干出了点成绩。时至今日,他早已把肉夹馍生意当作一种服务社会的理念经营,目前他正在培养接班人,希望将这门手艺一直传承下去。 ![]() 在神木,走在大街小巷,路过餐馆酒店,总少不了一道主营美食——大烩菜。神木大烩菜,是将酸白菜、土豆、粉条、豆腐、肉排骨等烩于一锅,经过文火铁锅的熬炖后,食蔬材料各自的味道融为一体,形成神木烩菜特有的好口味。一盘热腾腾的烩菜,是神木人宴请宾朋时必上的主菜。 大烩菜在陕北流传已久,主要是受地域因素的影响。陕北气候干旱少雨,广种薄收,过去人们为求温饱,将所有食材一锅炖,省时又吃得饱。多年流传下来,竟也形成了陕北人特有的饮食习惯。 大烩菜包涵着广博的文化。《论语·子路》有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烩菜将君子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众所周知,大烩菜的配料菜蔬各有各的味道,但是烩于一体后,就烹制出大烩菜的特有风味,令人回味无穷。一如陕北人的性情:个性鲜明,但与人交往时却大都豪爽宽厚,易于相处。 ![]() 粉糊糊——神木人百吃不厌的特色美味。 提到神木的粉糊糊,笔者首推武二宝。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武二宝经营的小吃品种多了起来,粉糊糊的味道也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武二宝起家之地——钟楼粉浆饭,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据钟楼粉浆饭的工作人员郝彦平介绍,制作粉糊糊工序繁杂:首先将选好的颗粒饱满的绿豆用热水浸泡十几个小时,再用磨石将其打磨,发酵5-8个小时后,用慢火熬煮,熬豆浆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小米、大米、豌豆、麦仁等,大概一小时就可以起锅了,最后,佐以用热油炝炒过的葱花、大料、酸菜、沙盖等菜食,美味的粉糊糊就出锅了。出锅的粉糊糊味道微酸可口,稀稠适宜,米豆绵软,可谓是上等佳品。 据悉,在粉糊糊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对浸泡、发酵、熬煮、放料等的时间都有严格要求,而且对操作者有很高的手艺要求,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对神木人来说,一碗味美价廉的粉糊糊从小就陪伴他们,并将一直到垂垂老去,对它的感情已经不仅仅是用来充饥的食品,而是关于过去,关于这座小城的温暖回忆。 ![]() 然然菜是一道农家家常菜,白菜和土豆炖出来后,用勺子将二者敲碎混合而成。然然菜味道清淡香软,拌着米饭别有一番滋味。 像然然菜这样的农家菜还有沙盖拌汤、蒸瓜蒸土豆、烙饼等,随着生活水平地提高,人们一方面追求美味,同时也开始追求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增进身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从而让身体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正是这些因素帮助农家菜实现了华丽的变身。 ![]() 神木碗饦分为白面碗托和荞面碗托,是神木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食用时可以刀切,可以爪挠,然后浇上酸醋调味,碗托利滑爽口,汤水清香可口。 神木人吃碗托更多的是吃一种情结,特别是街角阿姨做的碗托,吃着更令人回味无穷。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知。 神木小吃品种繁多,美味无穷。它们带给人们的不仅是饮食享受,还有不断提升的生活幸福感。正是那些饮食行业的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付出,市民才能享用到可口的食物和舒适的消费环境,才让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感受到便捷,温暖与幸福。 吃货们走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