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今年以来,西安市上半年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经济较快增长、效益明显好转、结构调整加快、物价温和上涨、民生不断改善”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372.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8%,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18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604.92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712.34亿元,增长13.9%。 农业发展保持稳定 夏粮再获丰收 由于小麦播期墒情好,良种覆盖率高,农民加强田间管理,今年我市夏粮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再获丰收,全市夏粮总产达106.6万吨,同比增长3.5%,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夏粮单产333.2公斤,增长4.1%,创历史新高。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保持较好增势。上半年,蔬菜产量102.31万吨,增长10.1%;奶类产量29.97万吨,增长3.5%;肉类产量6.61万吨,增长8.9%;蛋类产量5.52万吨,增长5.9%。 工业增速逐月回落 企业效益明显好转 今年以来,随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逐步好转,工业生产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1.3亿元,从上半年工业生产的走势看,1-2月增长32.1%,一季度增长29.5%,1-4月增长28.3%,1-5月增长27.2%,上半年增长24.6%。受上年同期基数抬升的影响,工业呈现高开稳走、逐月微落的态势,但增速仍高于以往正常年份的同期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房地产市场发展放缓 在国家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逐步收缩信贷投放规模的政策作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增速仍然较快。全市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6.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0%,增幅同比回落12.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国际旅游明显好转 上半年,接待海外旅游者34.35万人次,由上年同期的下降18.7%转为增长31.9%,接待国内游客2329万人次,同比增长31.6%,较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全市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7.73亿元,同比增长36.4%,较上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生产价格涨幅明显扩大 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温和上涨。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各月同比指数依次为101.6、103.3、102.1、102.7、102.6、102.7,累计同比上涨2.5%,呈温和上涨态势,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六升两降”,食品上涨5.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6%、居住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2%、烟酒及用品上涨0.5%,衣着下降0.5%、交通和通信下降0.2%,食品类价格上涨仍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行的主要原因。各月环比指数依次为99.9、102.2、99.2、100.7、99.9、98.8,呈波动回落走势。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增幅连续6个月在30%以上,收入规模达到121.80亿元,同期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3.5%,较上年同期提高13.7个百分点,保持了稳定的回升势头。全市工商税收收入92.63亿元,增长38.6%,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76.0%,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四大主体税种全面增长,上半年,全市营业税增长47.7%,企业所得税增长42.1%,个人所得税增长27.5%,国内增值税增长7.8%,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升。 总体来看,由于2009年全市经济低开稳升,“低基数”效应明显,预计今年经济运行轨迹将呈现高开稳走的态势。当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从国际看,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远未消散,欧洲债务危机情况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从国内看,经济形势仍趋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依然很多,经济运行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着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和大西安总体规划发展战略的出台,为西安加快发展带来良好机遇。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