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是婚宴“井喷”的节日,只要去赴婚宴,礼金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门槛。尤其是我们神木这个地方的礼金更重!!! 国庆长假期间,50%的人们参加了婚礼,表达祝福的方式则都是送上礼金。而不论是环卫工人掏出的几百元红包,还是企业老板十几二十万元的巨额礼金,这份“心意”让近30%的感受到了压力。 中国是人情社会,很讲究礼尚往来,随份子就是体现。不送不足以表露感情,送多了又招架不住,如此纠结的心态,近年来愈发明显。还有人调侃请柬或者婚礼通知短信就是欠条,结婚讨债、已婚还债、未婚负债,办不停歇的婚礼,你来我往的红包,使得不少人与“红包炸弹”可谓结怨颇深。 当然也有人算账说,有行礼的时候,自然也有收礼的那天,两相对比其实也亏不了。这话看似可能不假,但这只关注了收支数目的平衡,却忽略了随份子过程中的不易。要参加扎堆的国庆婚宴,势必影响到假日的休息,人不到只有钱到,分享喜悦与诚心祝福,就有了掺水作假的嫌疑。 这也是随份子为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参与婚庆异化成为还人情债,原本的祝福功能在不断弱化,虽说礼尚往来有存在的必要,但达到为人情所累的地步,显然也非传统文化倡导的初衷。 相比而言,美国人祝贺新婚随份子的方式,就值得借鉴:准新娘会在婚礼前发出“新娘登记单”(Bridalregistry),通知参加婚礼的亲友、同事,请登记“认购”礼品,详细目录包括餐具、炊具、寝具、浴室用品等,相当于大家帮助置办嫁妆。这样既避免了重复送礼,也让亲友有了可选择的余地。 国人“钱多情谊重”的随份子心理,是时候有必要减轻一下了。轻松的礼尚往来,或许更有助于持续地维持关系,既利人也利己。 在神木这个礼金额比较大的现状下,是否该改一改这习俗啦!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行礼钱,这样随礼下去你能扛得住吗???大家都给个建议???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