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听着!我以前是挖煤的,黑白两道我都认识!你再给我打针,我出去之后弄死你”。精神病医院里,四十六岁的冯学光终于忍无可忍地爆发了。为了摆脱黑、粗、盲流的煤老板形象,做个干干净净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冯学光把全部身家和精力都投入到小小的乌龙峡上,寄望于此挣扎出一个新的人生。但也正因此,他被家人两次绑进精神病院。(2013年10月11日 《商界》杂志) 从事件中,我们看到,亿万富翁煤老板为洗白自己,追求进入“高档”圈子,可谓几多挣扎,几多努力。这些经历甚至比他当年从一无所有创业到赚得亿万财富还艰难。从他创业、发迹、“被精神病”的过程中,我们仿佛读到了这个社会上的许多无奈和阴暗。 2003年,冯学光通过开游戏厅、溜冰场、搞煤炭运输赚得资本后,逐渐入股了一个小煤矿,当起了煤老板。可想而知,这其中少不得跑关系、走后门、送红包。----我们看到,此煤老板很有生意头脑和心机。 “行情好的时候,日赚百八十万”,但煤老板们财富滚滚的背后是一片黑暗的阴影:正如他在危机时刻威胁精神病院医生所说的一样:“我以前是挖煤的,黑白两道我都认识!”“钱权交易,一个爷爷背后,站着无数个爷爷,不得不四处打点,四处装孙子,为了争资源、争地盘、争运输线路,不惜动刀动枪,枪口下签合同、雇人强拆矿区民房。”瓦斯、记者,都让冯学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们看到,此煤老板黑色身影里面也有颗红色良心。 当面对有知识的小企业家谈起企业管理、品牌运营头头是道时,煤老板甚至感到了羞愧,他开始想着如何洗白自己,甚至恨不得煤炭资源突然枯竭,自己可以无牵无挂地解脱出来,而当煤矿真的收归国有后,他没有随波逐流其他煤老板去买豪宅、享受亿万家财,而是报了著名大学的哲学班。-----我们看到,此煤老板还真有点理想和追求。 在象征纯净、高贵大学校园象牙塔里,学识浅薄、自惭形秽煤老板想结识高档的人群,但他很失望:下课的宴会上,酒气氤氲,打情骂俏,恭维之后拉保险让他忍不住反感这群所谓高尚的人。虽然他常常会砸场子,让大谈奉献的教授下不来台,但他却懂得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懂得了企业家要“以人为本”、兼济天下、惠及众人。-----我们看到,哲学班的学习,终于让煤老板找到了前进方向。 在找到前进方向后,煤老板又找到了前进目标:搭上当地政府意愿的快车,开发乌龙峡旅游项目。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计划工期一再延长,投资也从三千万、六千万到了八千万还没见成效,家人先急了:“别折腾了,留点钱以后给孩子买个公职,不要像你连个正当职业都没有。”,家人之言令煤老板感到了悲哀:自己打拼几十年挣得亿万财富却原来还不如一个小公务员光彩。悲哀之下煤老板反激生斗志,并势在必成,但却最终导致爱财的家人忍无可忍将他两次绑进精神病院,并为医生送上“红包”。-----我们看到,原来亲情竟然比不了金钱重要,原来人民眼中所谓公职都是可以用钱买到的,原来“精神病”也会如此而生,“红包”+“镇静剂”之下,“被精神病”也将可能变成真精神病。 还好,煤老板终是“见多识广”,对护士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医生“黑白两道”威胁,煤老板终于逃出噩梦般的精神病院,并决定与家人断绝联系。冯学光重回乌龙峡项目后,但谣言之下这已是没人答理的“神经病项目”:招工难、群众找茬、工人罢工、资金短缺,他曾独自在风雪飘飘的北方列车上写下“英雄赞歌”,并在工地上喊哑嗓子唱,最终感动了工人,最终他投资1.2亿按期完成了乌龙峡三条旅游路线施工,并顺利举办了首届大同冰雪节。 昔日的煤老板,其实已经用行动为自己的灵魂“照了镜,洗了澡,治了病”,成为了一名干干净净、名副其实的高尚之人,笔者更衷心祝福他早日实现“兼济天下、惠及众人”的企业家之“中国梦”。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