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侯艳宁 NBA火箭队所在地休斯敦市长夫人安德里亚·怀特女士的长篇小说《窗边的男孩》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引进推出,休斯敦火箭队球星姚明称这是一本令人振奋的好书,因此他首次为图书作序推荐,并与作者怀特女士昨天共同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文版图书首发式。姚明的到来,令在场不少记者粉丝兴奋不已,他身穿白色短袖衬衣,颇有绅士风度地与周围的人打招呼,让人看到篮球之外姚明的别样风采。《窗边的男孩》主人公和姚明一样热爱篮球,但因为先天的残疾使他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付出了更加艰辛的代价。先是父亲放弃了他,与母亲离婚而去;再是母亲忙于新的约会,把他留给保姆照顾;好容易进了公立学校,刚刚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又被学校放弃,转到福利机构;在福利机构疏于照顾,险些出事故……但他时时以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传奇经历鼓励自己,把丘吉尔当成自己心中的朋友,从他的事迹中汲取信念和勇气,他最终获得了学校师生地认可,圆了自己的梦想。在序中姚明说:“希望能有更多像《窗边的男孩》这样的好书,在征途中给人以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姚明的时间虽然宝贵,但还是留给了记者足够的时间提问,特别是关于育儿问题,让现场记者感到,自从当了父亲之后,姚明的心态有了新的变化。 记者:姚明,这个小说主人公以丘吉尔为人生偶像,你在追寻篮球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偶像作人生动力? 姚明:我是第一代80后,我的生长环境和体育接触多,郎平、高敏等都对我有很多影响。 记者:你小时候有没有读过类似的励志书? 姚明:我最近在读的是李元伟的《篮坛风云路》,人的成长要改变自己,我每一阶段都会读不同的书,我个人比较偏好传记类图书。 记者:你有没有见过书中的主人公?您觉得凭着我们现在孩子的优越条件,让他们受些挫折好还是给他们搭桥更好? 姚明:您的经验比我丰富吧?我今天有资格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刚刚成为父亲。我可以给孩子创造比较好的条件,但我在想要怎么从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我小时候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满足感,他们从来没让我有自卑感。 记者:这本书你会不会读给你自己的孩子听?为什么您会向中国青少年推荐这本书?是因为中国的80后90后缺少什么吗? 姚明:我今天说到家庭教育都说得非常谨慎,因为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刚刚起步,我不知道我今天说的在五年后十年后还是否正确。我希望我的孩子有自主性,告诉他们要对自己负责,我不会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让她从错误中承担责任,纠正她。我的言论可能大家会认为是幼稚的,但我只是刚刚当了9周的父亲。 记者:作为奶爸你最擅长的是什么? 姚明:我自立多了,因为有了孩子以后我媳妇不管我了。 记者:作为80后的优秀成功人士,您觉得80后父母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和上一代父母对比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姚明:80后也分成好几拨,我是80整,比较老派,比较靠近70后。我父母非常注重对我的责任的培养,一切自己做的事情都要自己负责。我会把这种教育方式传承下去。 记者:您而立之年,且作了父亲,心态有何变化? 姚明:这是全方位的感觉,肯定是个非常大的改变,做什么事总是多了一层顾虑,而立之年,多了一层幸福,心里总是满的。 记者:你在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上占的比例有多大? 姚明:我的父母、太太的父母和我们俩都在抢孩子,我是比较靠后的。 记者:你作为在中国出生在美国成长的人,在家庭教育观念方面认为两国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姚明: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我在美国也和父母在一起,我受到的也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 记者: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本书? 姚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