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域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有着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等美誉。诸多殊荣与近年来神木县坚持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心,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发展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截至2013年底,神木县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实现总产值540亿元,实现增加值286亿元,占全县GDP的30%;去年全年新增民营企业475户,截至去年年底累计达到3505户;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216户,年产值超过亿元的有75户,超过10亿元的有2户。神木县开展了诸多提振民营经济的措施,使众多民营企业在遇到挑战的同时更找到了发展的契机。 轻工业 以质量求生存 以新产业谋发展 8年前,当几乎所有神木人都将目光投向“黑金”工业的时候,有一个人却专注做他的羊绒制品。 提起创业之难,陕西通海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田其生深有体会。田其生笑着说:“提起创业路,一肚子的苦水无处说。2007年,我创建了这个羊绒制品厂,当时神木主要以煤炭销售业为主,我告诉我身边的朋友,既然人家搞了‘黑的’,我就做个‘白的’,很多人都嘲笑我,认为我的想法不切实际。” 在羊绒制品厂初具规模的时候,最致命的问题又出现了,一没市场、二没销路。新建的厂子难道就这么倒闭了吗? 田其生不甘心,他拿着生产出来的羊绒东奔西跑,到处联系买主。“东西一定要是上等货,质量要绝对好。”田其生说。经过一番周折以后,内蒙古、宁夏等地的户主最终决定要他的货。 陕西通海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将产出的1436羊绒专供鄂尔多斯。“现在产出的羊绒不仅供应给宁夏、鄂尔多斯等国内大型纺纱基地,还远销欧美市场,欧洲市场主要以意大利为主。从去年开始建立二期原料,而且供不应求。”田其生说。 说起事业成功的秘诀,田其生说:“过去,我在内蒙古做煤炭生意,但因环保技术不达标作罢了,在这之前,我本来就是从事羊绒原料生产的,所以我放弃了做煤炭生意,转而选择了羊绒生产。依靠政策帮扶,我们还推出了自己的羊绒衫品牌——塞北牧羊人,该品牌每年制成品卖出30000~50000件,利润相当可观。”他强调,一定要保证质量,一定要吃透国家政策。 农产品加工业 加快改进创新 寻求新的利润渠道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创新转型是必不可少的。神木雪峰食品有限公司就是一个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升级转型的典型例子。 1997年,适逢国有企业改革,现任雪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焦琴琴和丈夫郭文光双双从原单位下岗。 下岗以后,夫妻二人身负2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加上抚养两个孩子的家庭重担,当时的现实情况不容多想,夫妻俩抱着“背水一战”、奋力拼搏的决心,从成本低廉且极为辛苦的馒头加工干起,并于1998年创办了自己的企业。 “去年,公司的产品团购销量有所下降,但是零售销量上涨了。我们公司的零售产业营业额同期增长20%,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觉得创新、改进是关键。”雪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文光说,常规产业经济下滑,但从2012年开始,他们逐渐开发了神木、府谷两个县的政府放心早餐业务,新的利润渠道正好弥补了企业在常规业务上的利润。 除了开拓新的业务,雪峰食品有限公司还在研发新产品上下功夫。2000年,该公司在尔林兔农业科技示范园建立了“杨家将饮食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发展观光农业。 雪峰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建立杨家将饮食文化研究中心,依托神木杨家将历史文化优势,将神木本地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和文化产品统一输送到神木的各大旅游景点,打造带有陕北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去年,国有企业结带帮扶民营企业,对我们的发展给予了支持、鼓励,旅游资源的创新推进公司形成一种新的产业模式。”郭文光说。 从创业初期的免费送馒头,到引进烤炉生产馍片、进军蛋糕行业,再到开拓旅游市场,雪峰食品有限公司在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中谋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重工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神木以能源经济为产业支柱。近年来,经济下滑,市场环境不佳,我们的煤运不出去,销量大幅减少,煤炭产品平均售价持续走低,产销矛盾突出,矿业公司盈利能力急剧下降。”陕西龙华煤焦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杰说。 陕西龙华煤焦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94年,1998年改制成为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神木县煤焦电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4月经省工商局批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注册为——陕西龙华煤焦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说到1998年的改制,这是关乎龙华集团生死攸关的一个转型改制阶段。“当时,企业作为一个由全员持股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从国营到民营,体制虽改,但员工意识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转变,所以遭到很多职工的质疑。制度难以推行,企业发展困难重重。”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薛壮说,从解放职工思想到规范管理,陕西龙华煤焦电集团适时抓住发展机遇,扭亏为盈,形成了一个团结有力的战斗集体,塑造了龙华形象。 改制以来,龙华煤焦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着“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指导思想,由改制时单一的电厂逐步发展成为以煤矿、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为主导产业,以煤炭资源深加工、酒店服务业和参股的铁路集运公司、神木六中等为辅助产业的综合性集团企业。 公司连续10年被评为榆林市“百强企业”,两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优秀民营企业”殊誉。公司拥有固定员工1200余名,2013年全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3.42亿元,上缴税费4.49亿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3年4月,第十一次陕北能化基地座谈会上,省长宣布陕西龙华煤焦电集团开展30万吨/年尿素综合利用项目,以“清洁化生产、循环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模式,在采用新技术、延伸产业链、构建绿色能源体系的前提下实施。项目总投资19.8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6603亿元、利税3.2亿多元,创造劳动岗位1200多个。可实现原煤就地转化和发展下游产业,将龙华集团打造为一个煤-气-电-化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型产业集团,成为燕家塔工业园区乃至全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 “我们期待政府下大力度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对企业所在地村民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动员村民理解、支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工作。”高杰说,“我们自身也将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把压力化解为工作的动力,树立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执行力,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 来源:榆林日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