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神木早八点] 塞北其人其文 神木县文联主席訾宏亮印象

阅读数:2623  |   回复数:1
xn211 发表于 2014-4-4 10:51:1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大凡身材矮小之人,想必由两种原因造成:一是上帝制造这个人时心有旁骛,把一部分“材料”忘在一边,使其留下缺陷;另一种则是上帝专注至极,造此人后又一遍遍删改,使其简练精短。塞北无疑属于后者。其人蜇居于塞北小城神木,本名訾宏亮,但因初投稿时,编辑先生大多不识这个“訾”字,既不想当“南郭”,又懒得去翻字典,便把稿子扔进废纸篓子了事,以致其人未能因“此言”而“宏亮”起来。由此,便起一笔名“塞北”,其文章自此屡见报端。
  塞北虽无塞北大漠粗犷雄浑之形,却深得其豪放旷达之性。与人交往,直来直去,言语之间,是非分明。由于他说起话来总是“快刀斩乱麻”,且嗓门极大,无意中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唱起民歌、酒曲来悠扬洪亮,声声动人,由是歌声远播,差点盖过了文名。
  “简短精悍”的塞北,浑身充满了活力,干起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早在1987年,神木县成立了一个“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25岁的塞北就被推举为主席。当时的神木还是国家级特困县,在一无固定人员、二无固定经费、三无固定办公场所的情况下,由于塞北的努力,文协经常开展各类大型活动,硬是将近200名“散兵游勇”组成“集团军”,向文学艺术高地发起一次次冲锋。今天,神木能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文学艺术人才和作品不断涌现,与塞北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塞北本人也相继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协理事,榆林市作协副主席,神木县文联主席。
  数十年来,塞北始终怀着对生活、对自然、对父老乡亲们深沉的爱,以笔作犁,于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融地带开拓耕耘。在传统与现代、蛮荒与文明的撞击声中,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星星点点的火花,对父老乡亲们的生存状态作深刻的观照。在生命的河流里,几乎一切文学样式都作着他的载体。他的不少诗作见诸大小报刊,其中如《思念远方》、《历史》、《陕北民歌》等许多诗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近期创作的散文诗《思想的野草》,更是以简练的笔法,深刻的思想性而获得全国散文论坛征文一等奖。最近,塞北精心遴选自己20余年来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的80首诗歌、20章散文诗,出版了诗集《塞北诗选》。他的小说以其幽默深刻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篇小说《魏延悲歌》曾获内蒙古《草原》文学奖,“大红鹰杯”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他的散文同样代表了他的文学创作主要成就。发表较早的《喊山》,在千把字的篇幅中揭示了人类与大自然互相依赖又互相征服这一博大深远的主题,令不少散文家倍加赞誉,纷纷效仿;后来发表的《高原的眼睛》、《向日葵》等多篇,也都是言约意丰,让人读后感触良多;其创作的中篇散文《一浪一浪的恐惧与愤懑》,曾荣获《中国作家》杂志社举办的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塞北已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八册,如今,他又在潜心创作三部曲的史诗式纪实作品《话说陕北》。我们有理由相信,塞北,这个上帝精心打造的“精短之作”,会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文坛上弄出更大的“响动”来。

来源:http://www.sxsm.com.cn/news/shenmuxinwen/201404/t20140404_181220.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zyq 发表于 2014-4-4 22:09:4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訾主席文品人品俱佳{:soso_e179:}德艺双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