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每日话题] 《六十年,魂兮归来》掠去浮华,直面那些最真实的情感~

阅读数:1509  |   回复数:0
Max 发表于 2014-4-8 09:57:2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图片对比文字,一直都更有冲击力

这也可能是为什么一直很喜欢腾讯《活着》这个栏目的原因


328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437具志愿军遗骸将于当日从韩国运回中国,安放在这里。
85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曹秀湖,从报纸上看到新闻后,背着家人,早上8点钟就赶到了烈士陵园门口,在警戒线外静静地等待者。
85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曹秀湖,从报纸上看到新闻后,背着家人,早上8点钟就赶到了烈士陵园门口,在警戒线外静静地等待者。
待车队驶过,曹老默默地转身离开。家人说,当天下午,曹老四点多才回到家,一声不吭。后来才知道,他独自一人去了烈士陵园。回来时心情不好,原本熟悉的线路,居然还把车坐反了。
曹秀湖出生在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旧站村,自幼丧母,14岁参军,曾参加过平津战役。1950年的一个下午,他所在的部队紧急集合,一个兵揣四个馒头,被闷罐火车拉到丹东过了江,抗美援朝战争就打响了。他当时是医务兵,跟着战友们冲锋陷阵,血里火里滚了不知几多趟。跟他一起上前线的两个同乡都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现在老人翻看留存下来的旧物,对从军时的一些细节依然记忆犹新。一件令曹秀湖终身骄傲的事情,就是在开国大典时,他在陆军步兵方阵里,迈着正步走过了天安门。他说,接受毛主席朱老总的检阅,是那个年代一个士兵最大的荣誉。
一枚枚勋章印证了老人的戎马生涯:从解放东北、到解放华北,再到抗美援朝。
如今活着的战友不多了。曹老跟另外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孙德山还能聊聊过去的事儿。孙德山在家里办起了志愿军文物展。曹老来看看最近有没有新的展品。 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向领导申请了新的革命任务,到东陵——一座烈士陵园去义务守陵。这一守就是11年。每块碑上的烈士事迹,曹老都清楚:刘永新,昌图人,抗美援朝战争中,他驾驶飞机将敌机撞毁牺牲;张清,部队卫生员,在战场上抢救伤员时,被敌机轰炸牺牲……”
曹老离休后,2013年末,组织关系从沈阳棋盘山管委会转到了东陵区。之前曹老去医院看病时,发现没有他的名字,只有自己掏腰包看病。31日下午,他来到东陵区老干部局询问得知,他的组织关系刚刚转过来,曹老这才放心了。 曹老的爱人陈长英,身体有了些毛病。二老现在跟女儿一起生活在60多平的还建房里。曹老安慰老伴儿说:这不咱国家有困难吗?领导说了,地方财政困难,正在研究中,那6万多块钱的住房补贴就要下来了,我们再等等,再等等。
曹老离休证书背后,夹着一张照片,那是他大儿子在毛主席逝世时,在毛主席曾经视察过的机井旁站岗。照片的背后,写着88.327——当晚,大儿子因肝病英年早逝。
28日志愿军遗骸送回沈阳时,烈士陵园暂时戒严闭园,曹老没能进去。31日陵园重新开放后,曹老又去祭奠。437具志愿军遗骸暂时存放在陵园一侧的展馆中,四周被高墙封闭,外人不得入内。曹老站在大门外,脱帽致意,表达哀思。
在空旷的纪念碑广场上,曹老静默着,向那许许多多为国捐躯的战友们,鞠下了一躬。
转自:腾讯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