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村又入户兴了乡村富了民 神木县从2007年开始首次向“三农”领域聘用科技特派员,并让这些科技特派员扎根农村,为当地的“三农”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已经享受到这一政策的村庄,在现代科技和产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由穷山庄变成了富裕村。 一项技术带来多倍收入 郭云峰是神木县科技局唯一的法人科技特派员。从2010年担任丰禾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丰禾现代农业示范园总经理至今,对于科技创新工程,郭云峰这样概括:“每年的投入占到公司总收入的35%还要多”。也正是如此,示范园的温室大棚走过了八代变革,从最初的墙体8米跨度过渡到现在的16米跨度双面坡全框架新能源温室。在他的示范园里,现在最适用的温室就是县园艺站站长李海岗研究成功的双面坡全框架连栋温室,这种温室一节约土地,二降低建设费用,三能提高单棚产量。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大跨度温室集国内先进高效温室生产管理技术于一体,采用了温室肥水自动应用技术、温室生态循环利用技术、温室草莓立体栽培技术、二氧化碳施肥技术、蔬菜嫁接技术、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膜下暗灌节水技术等,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正是李海岗在示范园里研究成功的这项技术,带动温室产量和种植户收入成多数倍增长。一些原来生活在神木南部山区的农民,来到丰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开始承包温室发展高效农业。 从“70”到“23” 张洁是神木科技局为神木益春夏种业有限公司聘用的科技特派员。从7年前首次聘用到现在成为公司的技术总监,张洁有着太多的感受。每年到了繁种试验季节,既为人妻,又为人母的她,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乡镇和农村。在她的指导下,公司建成高标准试验田,建立了科研管理电子化系统,引进应用了先进分析软件,对育种材料、组合一年多点和多年多点数据进行快速分析研究;建立了完整数据库和档案,有效提高了技术资料分析、建档和应用功能。益春夏种业公司还在神木县、榆阳区、靖边县等县(区)建成稳定的玉米、小杂粮、瓜菜种子基地8000多亩。与江苏省种子公司、山西省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种子生产经营业务关系,与府谷、榆阳、佳县等地建立了玉米农作物良种购销体系。7年时间里,她潜心钻研,认真负责,累计为公司引进玉米新品种70个,推广优良品种23个。这些新品种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当地玉米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正是由于她的付出,为公司换来了荣誉,益春夏种业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市级诚信农资经营企业、神木县科技企业。 7年特派兴了乡村富了民 在神木县科技局负责人看来,科技特派员政策的实行,的确为推动“三农”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7年前首次聘用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到现在全县累计聘用科技特派员超过了80人(次),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已经覆盖了神木农业的全部。园艺领域的李海岗、小杂粮领域的刘建平、红枣领域的刘永厚、制种领域的张洁、畜牧领域的陈生会、生态治理领域的张应龙等等,这些科技特派员都是全县乃至全市有名的农业专家。他们深入基层为“三农”发展服务,注入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责任。 刘永厚管理的马镇镇邱家蔫红枣示范园,3年时间引进新品种20多个,这在神木县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而且为了方便管理,他在邱家蔫村借用了一孔窑洞作为临时住所,常年守着枣园,观察红枣新品种成长,为下一步全县红枣产业发展总结经验,提供决策依据。这位负责人说,现在在神木县,从南边马镇镇的盘塘村、太和寨的张兴庄村,到北边的锦界镇袁家沟村、神木镇解家堡的赵家沟村,只要是享受到国家兴农政策的,都从曾经的穷山庄变成了富裕村。县科技局一位负责人表示,科技特派员跟踪服务“三农”会成为一种常态化,目的就是通过产业发展,通过技术服务,让当地农村和农民早日实现“依农富农”的梦想。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