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说“无上限”,后说“名额仅限50名”,榆林一家汽车4S店“点赞换礼”营销活动标准前后不一,微友大呼被骗。而在榆林,这并非个例。目前,“点赞换礼”营销活动盛行,真假难辨,陷阱和馅饼并存,很多微友被忽悠,律师提醒,活动有陷阱,点赞需谨慎。 商家活动标准前后不一 微友不满 “明明说的是‘无上限’,可是为什么等我们攒够时,就成了前50名呢?”李女士说,“这家4S店是诈骗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记者拨打了上述汽车4S店“集赞活动”所留的电话,该店工作人员承认这是4S店的问题,目前只能对各位微友表示抱歉。 4月16日,榆林一汽车4S店的官方微信上,发表了一条“集赞特惠”活动的信息,活动表示:只要微友积攒够18、28、58、88、188个赞,就可以获得不同的礼品,且强调:活动期内只要您赞够就送,无上限。但当大多数微友们积攒的赞够换取礼品时,却被告知活动只限于前50名,且名额已满。标准如此前后不一,引起了很多微友的不满。 “点赞换礼”营销盛行 暗藏陷阱上述事件并非个例,随着微信成为市民聊天的热门软件,同时也被各大商家利用,发布各种营销宣传活动信息,“点赞换礼”就是活动之一。但这些活动并非都是“馅饼”,也暗藏“陷阱”。 市民刘女士很热衷于“点赞换礼”,经常参与此类活动,但长时间以来,她只领取过一个水杯,参加过一次集体旅游,其余的赞是积够了,但都被告知名额已满,活动已结束。“我参加此类活动十余次,但只有两次是真的,并有礼品,其余的商家都以‘名额已满’拒绝。”刘女士说,“此类活动,看似馅饼,其实大多是陷阱,希望大家不要再上当受骗。” 不按约定提供赠品 欺诈行为 微友经常被“名额已满”这一理由拒绝,这让他们非常生气,同时怀疑这些活动的真假,是否存在诈骗嫌疑? 榆林市驼城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小军表示,商家只要发布了营销活动,就在法律形式上构成了邀约邀请,就必须按邀请约定兑现承诺,在消费者转发广告并集赞的时候,可以视为与商家形成合同;当消费者已经转发并集满赞,其合同任务已经履行,商家应按照约定提供赠品。不然,就应该是欺诈行为。同时,李小军还提醒广大微友:遇到此类事情,可采用截图等方式,保存好证据,然后到法院投诉。另外,在点“赞”过程中要仔细看商家设置的条件,千万别点了赞,没拿到奖品,又因为不清楚商家的条件,导致投诉无门。 虽然很多微友遇到过被拒绝的情况,但几乎没有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点赞换礼”活动陷阱多于馅饼的情况。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