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到底能不能带孩子出门? 年轻父母和老人家对此通常有不同看法,甚至会因此发生争吵。 老人认为孩子小,容易沾染上不干净的东西,不赞成天黑还让孩子在外面玩; 年轻父母却认为,夜晚比较凉快,与其早早将孩子关在家里,还不如让他在外面跑一跑更健康,胜过孩子一回到家就吵着闹着看电视玩pad。 但是也的确有很多小宝宝,晚上在外面待得晚了,夜里睡觉就会不踏实,会哭闹不停。年轻父母心里也犯嘀咕,这是怎么回事呢? ![]() 对此,儿科医生的分析和解释还是比较有科学依据的: 1.睡觉前孩子不宜太过兴奋。越是小的宝宝,越是规律作息,孩子越有安全感,也不容易哭闹,生病等。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睡眠指南认为,0-18岁,不同年龄孩子的睡眠时间是不同的,保证每天足够时间和最佳健康睡眠十分有必要。
而且美国儿科学也指出,相比睡眠时长,孩子的睡眠时间点更重要,建议家长一定不能让孩子睡得太晚。 这是因为在孩子睡着之后,身体功能并未停止,反而开始工作,如下图: 越是小的宝宝越是不宜超过10点再睡觉,最好是每天9点前就入睡。 另外,对小宝宝来说,固定规律的作息节律被打乱,他们比较容易烦躁不安、哭闹不止。这可能也是很多孩子半夜哭闹不停的原因,通俗地说,孩子闹觉了。 夜晚温度低,孩子抵抗力差易生病。
![]() 特别是春秋季节,白天和晚上温差比较大,有的地方甚至能差上十几度,稍不注意,孩子就可能着凉感冒。 孩子在外面跟小伙伴玩,跑个不停,加上新陈代谢快,特别容易出汗,等静下来如果不注意将湿了的衣服替换掉,或给孩子擦汗,就很容易导致孩子着凉感冒。 开始还不容易觉察到,等孩子晚上睡着后,症状就出来了,睡不踏实,咳嗽,呼吸不畅、发热等,不仅让孩子身体不适,还影响孩子睡眠,导致孩子烦躁不安、哭闹不止。 通常,孩子玩耍,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奔跑打闹,让孩子过度兴奋。另外,发现孩子运动出汗了,记得给孩子减一些衣服,等孩子停下来再适当增加衣服;孩子汗湿的衣服,记得及时更换,或者在孩子胸前和背后各垫上一块干爽的小毛巾,方便吸汗隔潮。 孩子怕黑,安抚不好易影响孩子情绪和睡眠。 ![]() 怕黑在孩子身上很常见。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怕黑可能源自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是对环境影响做出的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条件反射。 怕黑并不完全是坏事,父母正常对待就好。不过,一些孩子怕黑可能是受了外界的影响。比如,孩子有自己一个人呆在暗处无大人在身边的经历,或者大人曾经制造了一些可怕的情景吓唬孩子,或者孩子听了某个关于黑暗的可怕故事等。 这些都可能在孩子内心留下恐惧的种子,让孩子一到天黑就哭闹不安。 对此,父母需要陪伴孩子一起去了解为什么会天黑,去倾听孩子怕黑的故事,探究孩子怕黑背后的真实原因,比如,那个“可怕”的声音原来是猫咪妈妈发出来的,她可能是在呼喊自己调皮跑出去玩的小猫宝宝呢; ![]() 甚至父母需要去跟孩子谈谈恐惧这件事,还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怕黑的经历,以及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孩子知道,父母是跟他在一起的。 当然,对于太小的孩子,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此,父母就不要太晚将孩子带出门了,不妨带着在家玩玩亲子游戏,唱唱儿歌,讲讲绘本故事,让孩子快乐度过这段时光,然后开心迎接睡眠的到来。 |
马管家—敏敏 发表于 2018-9-12 17:56 你做饭抱着做吗,几次就倒过来了,我家孩子也不大13个月,我晚上到点就让睡。早上我在怎么忙都陪她睡醒了我才起,只要我起来她就醒了,我做不上饭时就拿水煮的吃了,让我妈给我煮的肉放进去,晚上刚睡着一会不醒来我就开始收拾家,洗衣服。给店里弄调料,有时候醒了我没做完在陪她睡着了接着干,来来回回能忙到晚上11点才能干完。 |
武霞~肝子碗托 发表于 2018-9-12 21:28 现在有时间做事情了,大了好带了,他坏习惯养成了,到点不睡就闹,想着他也不念书我也不用上班,就由着他睡了,晚上他自己玩累了就靠在大人身边睡了,不困不饿的时候挺乖的。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