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每日话题] 古宅古风古韵

阅读数:4621  |   回复数:9
古镇书生杨振明 发表于 2018-10-21 13:24:5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古镇书生杨振明 于 2018-10-21 14:05 编辑

杨家古宅  
杨家古宅是马镇现存建筑年代最早、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宅之一。马镇村在几百年前村庄都是沿山建筑,山下是河流。杨家古宅是最先在平地建筑之一,至今至少也有三百五十余年历史了。大约建于清康熙年代或者更早。杨振明(杨振前)先祖杨惟盛乾隆39年(1774年)从宗族杨惟孝、杨惟省弟兄处所买。契约现由杨振明保管。
杨家古宅位于马镇村中心,是前后街的分界线。杨家古宅由正窑带厦子两孔,东、西房,内、外大门组成一个独立院落。外大门临街。马镇原称丁字街,外大门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坍塌后马镇才有了十字街称号。此事焦双堂、焦进堂等人记忆犹新。
杨振明曾祖杨自清(桥子)去世后两个弟弟抽大烟、赌博败家,分两处分别卖给杨自帧西院(现已改建)和杨自友东院东半院。杨家古宅东院西房由杨自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翻建。东房也几次翻修。东院西半院属于祖产,由杨永发继承居住。杨自友1947年将东半院卖给侄孙杨永发。杨永锦(二栓)又多出30个银元转卖回来。杨振明继祠杨永发后继承了东院西半院。杨永锦和杨乃前将东院东半院赠、卖给杨振明。至此,东院全部归于杨振明。
杨永锦、杨振明父子対杨家古宅后、跨墙进行了维修。2017年农历四月,因东、西房坍塌,杨振明将杨家古宅改造成现有模式。
杨家古宅建筑很有特色。厦子上六根立柱挑头雕龙刻凤;有保存完好的绣楼和古旧物品用品;院子下面一米深处由一尺见方的青砖铺地,那是历年来黄河水漫和山洪侵蚀的历史见证。杨家古宅已经引起市镇有关单位关注,2016年至今多次进行实地考察拍照录制。并列为马镇村旅游景点之一,要求保护维持原状,以便开发利用。杨家宅
杨家古宅是马镇现存建筑年代最早、保存原貌最好的古宅之一。马镇村在几百年前村庄都是沿山建筑,山下是河流。杨家古宅是最先在平地建筑之一,至今至少也有三百五十余年历史了。大约建于清康熙年代或者更早。杨振明(杨振前)先祖杨惟盛乾隆39年(1774年)从宗族杨惟孝、杨惟省弟兄处所买。契约现由杨振明保管。
杨家古宅位于马镇村中心,是前后街的分界线。杨家古宅由正窑带厦子两孔,东、西房,内、外大门组成一个独立院落。外大门临街。马镇原称丁字街,外大门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坍塌后马镇才有了十字街称号。此事焦双堂、焦进堂等人记忆犹新。
杨振明曾祖杨自清(桥子)去世后两个弟弟抽大烟、赌博败家,分两处分别卖给杨自帧西院(现已改建)和杨自友东院东半院。杨家古宅东院西房由杨自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翻建。东房也几次翻修。东院西半院属于祖产,由杨永发继承居住。杨自友1947年将东半院卖给侄孙杨永发。杨永锦(二栓)又多出30个银元转卖回来。杨振明继祠杨永发后继承了东院西半院。杨永锦和杨乃前将东院东半院赠、卖给杨振明。至此,东院全部归于杨振明。
杨永锦、杨振明父子対杨家古宅后、跨墙进行了维修。2017年农历四月,因东、西房坍塌,杨振明将杨家古宅改造成现有模式。
杨家古宅建筑很有特色。厦子上六根立柱挑头雕龙刻凤;有保存完好的绣楼和古旧物品用品;院子下面一米深处由一尺见方的青砖铺地,那是历年来黄河水漫和山洪侵蚀的历史见证。杨家古宅已经引起市镇有关单位关注,2016年至今多次进行实地考察拍照录制。并列为马镇村旅游景点之一,要求保护维持原状,以便开发利用。



杨家古宅20175月前                                     杨家古宅现貌  

e8d88636b46ecccb5eaab161aab18a69_YTqd2hcUDQAAYqxm6xcYDQAA&bo=WAKQAQAAAAABBOg!.jpg (124.5 KB, 下载次数: 1118)

e8d88636b46ecccb5eaab161aab18a69_YTqd2hcUDQAAYqxm6xcYDQAA&bo=WAKQAQAAAAABBOg!.jpg

psu (9)_副本.jpg (131.53 KB, 下载次数: 1087)

psu (9)_副本.jpg

IMG_20180929_160713_副本.jpg (339.17 KB, 下载次数: 1077)

IMG_20180929_160713_副本.jpg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22 无聊无聊
北方有个孫先森 发表于 2018-10-21 15:28: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美丽的陕北 发表于 2018-10-21 16:16: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期待更多的图,感受一下杨家风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1858949 发表于 2018-10-21 16:45: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忘初心 66 发表于 2018-10-21 18:31: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煜伱一起走的路 发表于 2018-10-21 22:27: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院子小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糯米虫 发表于 2018-10-22 00:22: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长这么大还么有去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强子强 发表于 2018-10-22 07:34: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女光棍 发表于 2018-10-23 18:21: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土地爷的拐杖 发表于 2018-10-24 07:40: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图少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