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人物专访] 神木马家梁村退休老支书苏月小的幸福新生活

阅读数:2156  |   回复数:2
赖皮 发表于 2014-5-8 08:30:4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告别昏暗土窑洞住进敞亮砖瓦新房,出行自有小轿车,闲暇之时逗逗孙子,不时携三五好友出去旅游一番,神木县店塔镇马家梁村退休老支书苏月小的老年生活自在逍遥,实在是羡煞旁人。5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笔者采访了苏月小老人,听他讲述了他自己的幸福新生活。
                                 

      苏月小老人今年已经69岁高龄,他1972年入党,是一名老党员,忆往昔,老人难掩感慨之情。民以食为天,“有粮食、有饭吃”是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苏月小老人对于四十年前生活的艰难依然记忆犹新。“当时的生活可以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哪里还考虑什么好吃不好吃。”这几年,随着神木经济的飞速发展,马家梁村村民的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拿我们村的情况来说,村民们不但顿顿吃得饱,还要尽可能‘顿顿吃得好’。家中来了客人,一般都会上饭店。结婚喜宴,生日聚会等等一般也是在饭店里安排,村民在外饮食支出的费用年年都增长,所以村里的饭店生意很红火。”
  
   生活状况怎么样,身上的服装最能直接体现。 苏月小老人说,过去他们村的村民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村民在穿着上也越来越注重时尚、名牌,追求个性化。过去村民是满足于穿暖就行,现在是讲求穿美。过去农村人习惯买块布料请裁缝做衣服,现在都喜欢上商场买成衣。过去是千人一面,穿的衣服款式和面料都差不多,现在是不同的人穿着打扮都不同。丰富多彩的穿着样式,折射出马家梁村农民由穷到富的大变化。
    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过去在马家梁村,农民们大部分住着低矮的窑洞,现在,苏月小老人家居住的已经是230多平米的大房子。房子大了,配套设施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村里柴堆粪堆土堆“三大堆”少了,生活环境也大大改善。
  苏月小说,“1978年我当村支书时,全村只有两辆平板车,这两辆平板车是大队共有的公共财产,村民们如有需求,必须向大队申请使用。”现在他们村村民们经济条件好了,出行也更加方便。轿车进入农民之家,在马家梁村,这个过去的梦想已经成真,据苏月小老人介绍,他们村现在几乎家家有小轿车,最多的一户,“一家人有四辆轿车呢。”
  在采访中,苏月小老人一直在说,没有县上的好政策,哪里来的好生活,没有村里的煤矿,没有村企共建的好政策,他也不会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县上的惠民政策老人如数家珍,一一向笔者道来,十五年免费教育让他的几个孙子、孙女免去了上学方面的费用,为他们家节省了好一笔支出;全覆盖养老保险让老人实现老有颐养,高标准免费医疗免去了老人的后顾之忧。据苏月小介绍,2009年神木县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后,苏月小老人当即参保,按年足月交养老保险费。按照有关规定,现在他和他妻子两位老人每年每个月平均可领到300 元左右,对上年纪的他们而言,这些钱已基本够他们的日常开支了。
  除了县上的好政策,马家梁村村办煤矿的很多惠民政策也让老人称道不已,“自从办上煤矿,村里的孤寡老人、特困户都可享受不同金额的补贴,一年烧火煤不用掏钱买,大米白面送上门。”,据苏月小老人介绍,自从有了煤矿,村里家家户户过上了幸福生活。苏月小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自己家里6口人,儿子儿媳加孙子孙女,最大的11岁,最小的5岁,月收3600元码边费,污染费一年3000—4000元不等;入股府谷煤矿15万元,如今红利、增值达150万元;此外家里每年还享受煤矿6袋大米6袋白面的馈赠。
  衣食住行变化见证老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好生活折射出了好政策,苏月小老人的幸福生活还在继续,而他的幸福生活也正是马家梁村乃至整个神木县人民的一个缩影。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神木小胡同 发表于 2014-5-8 09:14:0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回帖是一种美德,尊重发帖人的辛勤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筱星星star 发表于 2014-5-8 09:59:5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祝老人家健健康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