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世界里,有“味”是灵魂的说法,而能充分体现“味”字含义的美食首推“地方小吃”。一道地方小吃,经过精湛的手艺,呈现不同的味型与气质;一道地方小吃,经过人们口口相传,记录着那些保存在漫长时光中琐碎生活的点滴;一道地方小吃,蕴含了一个地方的独特风味和人文情怀。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神木碗饦就是这样一道地方名小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美食蕴藏一方人文。神木老街上,老旧的平板车前,买一碗碗饦,放些许辣椒油,喝几口醋汤,酸酸的、辣辣的,一时间脸上心里满足的情绪弥散开来。 1969出生的贺明忠,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跟村里所有农民一样,到现在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年轻时候的贺师傅 谈起年轻时候的事情,贺明忠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他回忆说:“[size=18.6667px]当年还没有进城,生活也没有这么好,交通也没有这么便利。那个时候他还在村里,和普通农民一样,也是种地务农为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城务工似乎也成了当时的一种生活向往,贺明忠也不例外,那个时候的他也和大家的想法一样,想进城里闯闯。 带着对生活美好的憧憬,贺明忠带着家人一同进了城。刚开始他找到了钟楼洞的一位老大爷开始学习碗饦。拜师学艺成功以后,开始了自己的生意,这个时候的工具只有一辆平板车。这样辛苦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慢慢的贺师傅的碗饦事业有了好转,从刚开始做不下去到一天可以卖掉几百个。 ![]() 1994年唯一的工具--平板车 贺师傅说“那个时候当个小工每天赚7.5元,他可以赚7元,已经很满足了!做了这么多年的碗饦,最让他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有一年二郎山赶会,他就推着车车去卖碗饦,那一天他竟然卖掉了200个碗饦,那时候的碗饦还是五毛一个,他赚了一百元”。当时贺师傅脸上是洋溢着笑容的,能感受到他是真的开心。 ![]()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天一早4点多贺明忠夫妇就起来开始制作碗饦 ![]() 从之前的几十个到一百个直到现在的一天可以卖到上千个碗饦,贺师傅的事业也算是做的风生水起了。24年的坚持不懈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直到如今,提起贺明忠碗饦几乎是家喻户晓。 回想当时去采访贺师傅的时候,是在店里,当时候的贺师傅正在忙于做生意,那娴熟的刀法,一看就是行家啊! ![]() ![]() 2018年拍摄 不忙的时候我们就聊聊天,当时看着店里的现代化装饰,听着贺师傅讲的故事,真的很难相信之前推着车车碗饦的事业可以做的如此之大,心中满是敬畏之心啊! ![]() 2018年拍摄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再也不是那个连白面馍头都吃不起的年代。在时代的推进下,人们的经济能力也随之提高了。但作为神木的独特地方小吃,碗饦不仅以其精软的质地,独特的口感引人们品尝,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化而被遗忘! 贺师傅感慨道:现在生活真是变好了,从前一个碗饦卖五毛钱的时候,人们也只是偶尔吃一吃,现在一个碗饦已涨到了6元,但大家也只是把它当零食吃,每天来吃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啊! 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贺师傅的店再也不是只有醋汤碗饦这么单一,还有秘制手拿碗饦,肝子碗托,凉皮,酸辣粉等 ,而且也开了分店。时代的变化不仅给贺师傅的生意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而且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贺师傅以传统的手法,一直做了24年,谈起对未来的想法,贺师傅笑着说:“他不想这门手艺失传,想让自己的孩子来传承这门手艺”。 碗饦在神木是什么时候扎的根,没人能说的清,但还是希望这样的地方特色小吃正如贺师傅所愿一样,不要被遗忘与失传吧! 写到这里小编都忍不住想去吃啦! [size=18.6667px]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