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咖 于 2018-12-4 16:30 编辑 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触动心弦。 每到这个季节,感冒生病的孩子就多了起来。 经常听到周围的妈妈说:小孩生病太折磨人了!尤其是要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排队、挂号、抽血,一早上看个病都能流一身汗。 这一次,楼主去到了神木一家医院的儿科,想看一看在儿科门诊前,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早上8点,一进去门诊大厅,楼主就看到了一位抱着孩子直冲电动扶梯的妈妈,小小的孩子被裹在粉色的被子里,不哭也不闹,妈妈却满脸愁容,脚下的步伐也越发急促。 ![]() 在通往三楼的儿科诊室,一路上都可以看到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的妈妈,无一例外都是急匆匆的。 ![]() ![]() 挂号处已经排了很长的一列队伍,妈妈们只能按捺住自己焦急的心,跟随队伍一点点往前移动。 ![]() ![]() ![]() 楼主听到一位妈妈说,昨天在网上挂的号,9点的时候还在等着叫号。 有一个诊室的人格外多,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层,都看不到医生在哪。医生只能在繁忙的看病间隙维持秩序,让父母们在外面等待叫号。 走廊上也满满的都是家长和孩子。不时的有小孩的啼哭声传来,让原本拥挤的医院更显嘈杂,却没有一位大人露出烦躁的表情,显然,大家此时都有一种“感同身受”。 大多数的小孩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哪里,只是乖乖地跟着父母。只有一个男孩,趴在诊室外向里瞧了一眼,大概是看到了白大褂的医生,便带着哭腔问:这是打针的地方吗?话音未落,便开始哭了起来。妈妈只能连忙安慰:不是不是,不打针...... ![]() 化验单、厚被子、水壶、背包,一位妈妈一只手里拿着满满的东西,另一只臂膀把孩子抱在怀里,手里还在拿着手机发语音,妈妈们都是“三头六臂”的超人。 ![]() 在儿科门诊外,楼主发现带孩子来看病的绝大部分都是女性,包括孩子的妈妈、奶奶、外婆,比较少看见男性的身影,偶尔有,也一定是跟随妻子来的,其中一位丈夫靠在门外玩手机,颇有些“局外人”的感觉。 见到了医生,妈妈还得抱着孩子楼上楼下的跑去抽血、拍X光,因为担心延误病情,这位妈妈都是跑着去的。 ![]() ![]() ![]() 看完医生,有的妈妈还要挤公交回家,回了家后照顾孩子,做饭、简直一刻都不能清闲。 孩子的病痛在身上,妈妈却疼在心里。这个季节,孩子一感冒发烧、甚至咳嗽一声,都让妈妈们心惊。 ![]() 呱呱坠地的婴儿第一眼看到的往往是自己的妈妈,即便听不见看不见的时候,仅凭气味就可以判断是不是自己的妈妈; 咿呀学语的时候,第一句学会的是叫“妈妈”,这是妈妈熬红了双眼照顾日夜哭闹的baby最欣慰的报答; 淘气的孩子满院子跑来跑去,妈妈在后面紧紧的跟着,怕他跑的太快摔倒,又怕他不摔跤就学不会走路…… 仅仅几个小时,楼主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句话:女人为母则刚。 孩子一生病,到底有多不容易?宝妈们,说出你们的“故事”。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