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时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 但在我国, 很多人认为输液好得快, 各大医院的输液大厅 经常出现“吊瓶森林”的场景。 然而, 一些人只知道输液“好得快”, 却忽视了输液的种种隐患。 多地陆续叫停门诊输液 近日,吉林省十多家医院宣布取消了成人普通门诊输液。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不仅是吉林,据了解,虽然我国没有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已经控制或取消了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治疗。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每年每人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 央视新闻:过度输液的危害 过度输液将导致一些不良后果,不仅容易堵塞毛细血管、降低人体免疫力、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造成人体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可导致休克和死亡! 央视新闻也曾报道过过度输液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这通常是因为药品直接进入了血液,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屏障,再加上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诱因导致的。” 不输液会耽误治病吗? 一般病症不需要输液,急危重症可以输!输液仅是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因此,有以下情况才可输液: 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的患者; 剧烈恶心、呕吐、腹泻的患者; 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吞咽困难及胃肠吸收障碍的患者; 严重感染、水肿的患者; 外用药无效时; 药物伤害组织时等。 这53种疾病不需要输液 广东省卫计委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了53种疾病门、急诊原则上不需要输液治疗。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