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对于上班族来说,想必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里画了一张吃喝玩乐逛的小地图。而对于农村人来说,争分夺秒抢收粮食才是最紧要的事。 地里庄稼凝结了他们一年的心血,库房里的存粮是他们在冬日的暖阳下向邻居炫耀的资本,就好比你朋友圈中那些世界各地的出游照。 他们很容易心满意足,每天背朝黄土面朝天,唯一值得炫耀和能令他们满足的资本,就是秋收时粮食过秤的那个数字以及儿孙可以出人头地。而在父母眼里,儿孙有出息的标志就是孙子可以在城里上得起学,儿子可以在城里买得起房、买得起车。 和同事偶然说起农村爷爷奶奶辈的人,大多数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但在农村的地里种的满满都是庄稼,每个老人每年依旧会去种六七亩的庄稼地。六七十岁的人了,每天像一个青壮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而笔者的一个爷爷,今年已经80多岁了,虽然力气已经不如年轻人,但是会从早干到晚,劈柴、喂羊、挑水、秋收……什么都干! 虽然目前部分农村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是大家总觉得机器收割庄稼会浪费部分粮食,干脆就纯手工在田间进行劳作,虽然会花费很多精力,会受很多苦,但是再多的付出也挡不住丰收的喜悦。玉米、土豆、什么都得趁着冬天还没来临时抢收回去。担心霜冻、担心邻家的庄稼都收回家后,剩下自家的会被鸟雀糟蹋。 而在笔者的村子里,其实好多年轻人选择了在城里安家就业,只有在农闲的时候回家,农忙的时候大家都嫌累,几乎不回家。 每次只有儿孙的车的后备箱塞的满满当当的,父母心里才会踏实,然后继续去干活。 也许在你们眼里,父母一年种的庄稼卖的钱,都比不上你一个月的收入,但那是父母的全部,不管多少,这就是他们创造的价值。生活中的这道计算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衡量价值的标尺,有时候,你需要拿着父母心中的那个标杆来要求自己。 别待青丝绕岁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为农村的子女,如果可以,请放下手中的工作,或者放弃出游,回家看一看,搭一把手。(文中部分图片由块石沉浮提供) ps|你们一定想不到这是我2016年的文章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