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前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突然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位村民突然将自己岳父和同村一对母女杀害后,从此人间蒸发。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抓捕。直到今年六月,警方在异地锁定了一名疑似犯罪嫌疑人的男子。 2019年6月5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警方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监控摄像头发现了一名可疑男子。
突然被警方发现的这个嫌疑人,究竟是不是警方所说的陕西子洲籍命案逃犯李某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警方通过身份比对信息发现,这个所谓叫王玉的人根本不存在,那这个人究竟是谁?
那么警方二次对比后的结果,是否能确认王玉的真实身份呢?
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23年后才找到犯罪嫌疑人。 事情就要从1996年6月15日这天说起,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村民李某因为跟自己的老婆闹了些矛盾跑回了娘家,76岁的老丈人马玉贵来找女婿想调和一下。
老丈人实在气不过就拿手里拄的拐杖,朝李某后背和头敲了几棍,当头上这一棍敲下去时,李某当场就怒了。 李某捅死老丈人之后,直接把老丈人推下了山。拿着刀转身就往回走,就在自己刚回到村子之后,碰上了邻居李秀珍和她两个孩子,而此时李秀珍的儿子正在他家院子地里破坏药材,气得李某直接训斥李秀珍的儿子,李秀珍见状赶紧过来保护自己的儿子并且和李某发生了争吵。而此时正在气头上的李某想都没想直接拔出刀子刺向了李秀珍。 看到母亲被害,李秀珍女儿赶紧跑来救母亲,就在李秀珍的女儿李恋敏跑来救自己的母亲时,已经失去理智的李某二话没说拿刀又刺向了李秀珍她年仅20岁的女儿李恋敏。
小男孩看见自己的妈妈和姐姐倒在地上,吓得拔腿就跑。而此时已经丧失人性的李某连13岁的孩子都不放过,提着刀就追了过去。
身上连背三条人命的李某作案后逃离了村子,而案发地子洲县周边地势复杂,当年警方虽然进行过搜山等抓捕工作,仍未发现其踪迹。犯罪嫌疑人李某这一逃就是23年。那么期间他究竟身在何处?又会以怎样的身份隐藏下来呢? 杀害了老丈人、同村的妇女李秀珍和她的女儿,李某连夜逃离了村子。派出所接到村民的报警,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展开了调查。警方首先对他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排查,办案民警发现在延安市子长县他还有一个舅舅,但当警方赶到时,并没有发现李某有来过的踪迹。而这已经是案发后的第三天,办案民警依然没有任何收获。 警方分析,因为李某从小就在子洲县长大,对山里的情况地势了如指掌,因此他极有可能躲藏在周边的大山里。由于地处陕西省陕北地区,地势复杂,警方出动了100多名干警,围绕嫌疑人可能出现的县区搜捕了一个月,却没有发现一点踪迹。
受当地地理条件的限制,再加上案发时网络监控信息化还没有普及,给抓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之后的几年里当地警方仍然在时刻关注着犯罪嫌疑人的行踪,不过李某就像从人间消失了一样,从此杳无音讯。这一案件也成为当地警方的一号命案,一直等着凶手归案的那一天。
23年前命案悬而未果,犯罪嫌疑人李某失踪的这些年里究竟去了哪里,二十年后信息化的今天,当年办案的民警也早已不在当时的部门了,可对这件案子的追查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压在他们心头上23年的杀人案能否结案呢? 就这样,随着警方侦查技术的提高和完善,只要全国范围内有关于李某的蛛丝马迹,都会通过网络平台信息发送到当地子洲县公安局进行辨别。而随着离案发时间越来越久,当年才20多岁的小伙儿,现在已经是一位51岁的中年男人。一个人的容貌必然会发生变化,那么这对嫌疑人的追查是否又增加了难度呢?
这也就有了开头我们提到的,山西吕梁离石区警方通过摄像头抓拍拍到的嫌疑人李某。
仅仅通过摄像头的抓拍,加上网络平台的人像对比,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发现了在逃23年的李某吗?据现在的办案民警介绍,由于第一次拍摄的图像不够清晰,在第二次抓拍时,嫌疑人骑摩托车路过时抬了下头,而这一抬头清楚地拍摄到了嫌疑人。
就这样通过两次摄像头拍摄的照片和当年的李某进行对比,当天晚上又联系了受害人家属,李秀珍的丈夫和当年逃跑的他们13岁的儿子,根据他们的指认,又再一次确定了这个王玉就是当年逃逸的杀人犯李某。
这个自称王玉的男子随即被警方抓获,虽然在各种信息比对后,确认他就是潜逃的李某,但他却矢口否认自己的犯罪事实。
犯罪嫌疑人终于落网,但他却始终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一场心理较量开始了。
警方的审讯一度陷入僵局,虽然各种证据确凿,但该如何让李某开口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呢?
也许是血浓于水,就在王玉看到自己母亲的照片时,想到二十几年都没在母亲身边尽孝,心理防线瞬间崩塌,终于交代了23年前的犯罪事实。
面对犯罪现场的指认和DNA对比,王玉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随后交代,逃亡的日子最初是在山里晃悠,等到了山西省境内因为没有身份证就只能打打零工,就这样在吕梁一呆就是二十多年,连口音都发生了变化。 因为一时冲动,犯罪嫌疑人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一生,也葬送了别人的幸福,等待他的将是法律应有的惩罚。 来源:央视网《法治在线》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