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乾隆 于 2020-2-4 08:32 编辑 1月30日,榆林公布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一时刷遍市民的朋友圈。2月3日上午,记者实地走访此患者曾居住的金榆小区,了解该小区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严防死守——严格登记、每天消毒、全面排查 “你是几号楼几单元的,名字叫什么?来,再给你量下体温,消下毒。”14点30分,记者来到位于德育路东的金榆小区北区,值班保安正在小区南门入口处对每个进入的住户进行体温检测和消毒。小区门口已经明确贴出通告,要求外卖人员和快递小哥止步,只能电话联系业主自行提取,或由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代为送达。 金榆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飞向记者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工作站加强与物业的互动沟通,强化日常消毒和管理。除张贴发放宣传单、借助微信公众号宣传、居民小组微信群宣传等常规方式外,还每天准时推着“移动音响”在辖区各个角落喊话,滚动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 “每天对小区公共区域的消毒不低于两次,对确诊患者住过的单元的电梯按钮、门禁按钮、垃圾收集点等重要部位开展不定时消毒,每天不低于4次。”刘飞说。 同时,金榆社区通过12个网格在辖区内开展“决不漏掉一户”的地毯式排摸,每个网格由1名党员干部、1名居民小组长和1名社区志愿组成,主要以微信、打电话、上门核实等形式开展全面精准的排查。截至目前已全部排查完毕,其中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33人,全部医学隔离。 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在岗——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 随着连日来疫情防控形势的愈发严峻,金榆社区党支部组织所有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轮班在岗,保证同一时间至少有3名工作人员在位。 社区工作人员赵娜告诉记者,从首例确诊病例公布后,她就开始相对自我隔离了。“我现在一个人在外面住,暂时不回家里,担心万一自己携带病毒给家人传染上。而且据我所知,我们的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在进行自我隔离。”赵娜说,“因为我们现在时常会为小区中隔离的居民提供一些生活服务。” 刘飞告诉记者,首例确诊患者公布后,部分居民确实有些恐慌,但是连日来逐渐变得坦然了。“刚开始,许多居民生活垃圾不敢亲自下楼去扔,连电梯都不敢乘坐,家里少什么只能由社区工作人员代买,顺路再把垃圾扔掉。”刘飞说,目前小区内还有不少人在家隔离,其余一些住户因为担心也不敢出门。“为此,社区专门确定工作人员帮助大家,居民把我们的微信加上,需要什么的时候联系,我们把东西买好后放到居民家门口,居民出来拿到后,再把钱通过微信转给工作人员。” 首例确诊患者居住的单元门口贴满各种疫情防控宣传单 其中负责帮助首例确诊患者居住的那个单元上的居民购买东西的工作人员正是赵峰。“只要群众需要,打电话我就去。现在他们都在家中自我隔离,我时常也会打电话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赵峰说,昨天那栋楼上有一个居民打电话说她感冒了,希望他去帮忙买点药,当时赵峰二话没说,把药买好后放在了她家门口。 除此之外,社区工作人员还会和医务工作者一同前往隔离居民家中进行消毒,测量体温。“医务人员找不到这些居民具体住址,需要我们带路,我们顺路也能给大家加加油,鼓鼓劲。”刘飞说。 物资相对紧张——148个口罩和2套防护服是全部家当 金榆社区所属辖区内居住5692户15600居民,但只有40多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自身的防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辖区居民被确诊为榆林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后,社区面临着更大更艰巨的防控考验。社区所有人员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做好与密切接触者的后续防控工作,定时上门消毒,每日两次了解留观对象体温自测情况并上报。所以,同其他疫情防控一线一样,摆在金榆社区工作人员面前的也有物资紧张的问题。 “从年前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到现在,通过多方捐助,我们总共获得148个口罩和两套防护服。”刘飞说,“社区40多名工作者,这么多天大家都不敢轻易换口罩,防护服更是去隔离居民家中消毒才敢穿。” 在相关的疫情消息公布之后,金沙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也多次来到该小区走访检查,督促社区工作站和物业方加强防护工作,解除业主的顾虑。刘飞向记者表示,下一步,社区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持续做好整个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监督物业公司做好小区日常消杀工作,积极开展小区居民防护知识的宣传引导。 来源:榆林发布 记者 陈静仁摄影报道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