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谨防有人利用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名义进行网上收费诈骗的预警》。
![]() 受全国疫情影响,各地中小学按照教育部规定延迟开学,学校“停课不停学”,不少学生都在家上起了网课,社交媒体成为老师、家长、学生的三方沟通平台,一些不法分子也借机动起了“歪念头”。他们混进家长的QQ、微信等联络群,将自己的头像和昵称换成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冒充老师在群内发送通知,要求家长缴纳“学费、课本费”等各项费用实施诈骗活动。 案例再现 近日,榆阳区接到多名学生家长报案,报称有人在家长微信群内冒充班主任以收取课本费为由骗取700余元。经侦查:榆林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的家长微信群中,有人冒充老师(相同的微信名和头像)发出收取课本费的信息及收款二维码,23名家长均以扫码付款方式支付718元,共计16514元。 榆阳警方提示 1、 学校老师要迅速对本班级的联络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修改进群规则,加强管理,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 2、 家长应妥善记录学校、老师的准确联系方式,收到要求转账的信息后,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老师、学生本人取得联系,多方确认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3、 学生、家长要学会分辨信息真假,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尽快通知班主任、防止其他家长被骗! 4、 一旦发现被骗,记得保存好骗子的资金账号等信息,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到就近派出所报案。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