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范围 由古城和南关两部分组成:古城北至古城北路,南至古城南路,东至东城墙(测绘位置),西至西城墙;南关包括南关大街、关帝巷、草市巷两侧传统风貌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规划区总面积55.69公顷。 ![]() 规划范围图 二、目标判断 1.功能定位 集中体现神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与价值,具备相对完整的历史格局与风貌,承载历史博览、文化体验、民俗传承、生活居住及公共服务功能的宜居地与旅游地。 2.规划目标 肌理延续、风貌犹存的神木底片; 文化传承、品质提升的神木客厅; 设施完善、环境宜人的神木住区。 3.规划策略 (1)梳理街巷格局、控制风貌形态、保护建筑环境; (2)优化文化功能、拓展业态类型、靓化公共空间; (3)完善设施配套、组织交通流线、增加绿化面积。 三、空间结构 形成“十字主轴、三大片区、绿环绕城、多点靓城”的空间结构。
十字主轴-即东西南北大街,延续其作为古城街巷主骨架的空间职能以及商业功能。
三大片区-即西侧聚落生活区、东侧文教展示区、南侧风貌过渡区。
绿环绕城-即城墙遗址沿线规划遗址展示带以及环城墙遗址公园。
多点靓城-即在重要历史遗迹及空间节点处通过广场、标识、构筑物等方式予以展示,追溯历史遗迹,营造开敞空间。
四、建筑保护整治 建筑分类整治方式分为修缮、维修改善、整饬、整治、保留五种类型。
修缮类主要针对文保、文物点和历史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4%。 维修改善针对传统风貌建筑以及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其他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22%。 整饬针对与历史风貌有一定冲突,但建筑质量尚好的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19%。 整治针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且建筑质量较差的建筑,占总建筑面积的28%。 保留主要针对西大街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及学校等,为民生项目。金谷小区作为古城遗留问题,近期予以保留,占总建筑面积的27%。 ![]() 建筑分类保护整治规划图 来源丨神木新闻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