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气候与市场环境对于水果销售并不友好。据陕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气候异常多变,初春时雨水偏少,苹果盛花期霜冻突袭北部县区,对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对果树前期的田间管理相对滞后,政府部门和果农共同应对,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了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入二季度,新一年水果上市大幕徐徐拉开,桃、杏、樱桃等时令水果梯次进入销售旺季,既丰富了群众的“果盘子”,也开始进入果农开心的收获季。二季度水果产量51.85万吨,增长2.8%。 二季度水果上市供应量增加,加之受疫情影响,今年普遍外销受阻,本地消费需求有限,水果销售价格多方承压。价格监测显示,冷储富士销售价格维持在5.0-7.6元/公斤。早熟品种价格较低,早酥梨仅售1.4元/公斤左右,早熟苹果售价2.0-2.6/公斤。时令水果杏售价1.6-2元/公斤,桃售价1.4-2.1元/公斤。 今年二季度,陕西冷储苹果进入销售后期,果农存货基本售完,果商存货接近清库,交易略显清淡,因疫情出口受限,清库缓慢。库存苹果销售进度比往年延后约一个月。后期樱桃、杏、桃,外地西瓜、荔枝等时令水果大量上市,冲击苹果销售市场。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水果销售市场受到明显影响,但市场呈现多元化销售方式:一是网络销售保持高速增长。疫情期水果零售线上居多,网络销售被看好;二是“摆摊售卖”。当下,政策鼓励“地摊经济”,对水果销售产生积极影响。由于没有房租成本、没有中间商贩的差价,其销售价格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大樱桃,在超市里售价20元/斤左右,可在水果摊上,每斤达到10元。 陕西省统计局表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省果品销售渠道受阻,价格承压。果农的生产投入积极性受到一定抑制。根据果业监测,今年上半年,猕猴桃、柑橘亩均直接生产投入略增,苹果、梨及红枣亩均直接生产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来源:华商报记者 李程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