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学语言的,所以我的同学有很多是从事语言相关工作的,比如:翻译,英语教师,对外贸易……他们在平时聊天时总是问我我家孩子英语水平咋样了,这问的我抓耳挠腮。因为他们和我一样很明白语言黄金期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在三岁左右学语言是看到实物就能记住语言,而且是永久式自主语言。长大后就是翻译式学习第二语言,翻译式就很费劲,就是死记硬背单词,蹦词。这就是为什么:鬓毛衰,乡音未改。![]() 道理我都懂,但是现实不好,,^,,Lily两周岁开始我就打算开始,可是由于我自己工作原因和孩子反感就放弃了,去年回家过年看到本家一个小朋友已经特别流利的用英语时,我顿时感到自己心太软了。所以今年我是咬牙开始,这样开始自然是很多不顺,学语言没有语言环境和同龄孩子交流,Lily一次次反抗,我也几乎放弃,还好有朋友同学的激励,逐渐过度了开端。我觉得自己带孩子能真切的体会到孩子的无奈和反抗,我也为此和老公商量多次,他表示支持,毕竟第二语言在将来也要开始,而且孩子的未来不知道在哪里开始逆袭。逼迫成了我的手段,让陌生的语言成为一种习惯,孩子也就不太反感了。这里我特说下,我弟家孩子比Lily小一岁,她接受第二语言没有Lily那么反感,因为对于她来说英语汉语都一样,都是开始认知实物。每天坚持看一个英语小视频,听和理解三个单词,最近开始明白单词意思也不排斥了,偶尔还是有情绪,一切都在继续…朗朗小时候每天被妈妈逼迫学钢琴八小时,周杰伦每天被妈妈逼迫学乐器,中国古代太多锥刺股的故事了。父母的爱,到底咋样爱呢?是问孩子你最爱什么还是说这是你的责任和任务呢?孩子永远都是:玩,玩手机,玩游戏,玩……但是没有任何计划的玩,行吗? ![]() 中国有很多教育大家每天都在研究咋样把孩子变聪明,把孩子培养成天才,上世界最好的大学,可是我身边成功的不多_我觉得我自己的孩子肯定不会成为天才,但是至少不要因为生活在一个小地方而落后一线城市太多。如果我能够让孩子在自由发展中适当的调节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帮助未来那岂不是更顺心顺意。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不知道他是哪个领域的,所以我们都想尝试一下,可是任性的孩子不愿意接受一丁点痛处和寂寞,那他的先天能力很难发觉。更何况学前儿童的专注力很不稳定,需要父母静心的培养和训练,选择适合的强度和高度任务,无论是艺术培养还是专业学习训练。强迫性学习训练可能带来反感,但是哪个孩子愿意参加激烈的高考呢?学前年龄可以训练专注力,记忆力,罗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欣赏能力,这些都是有最佳学习期限的(这些都是专家已经证明的事实)一旦错过黄金期,以后学起来就需要付出更多……激励机制和任务栏逼迫孩子前进,设计合适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后,根据完成情况奖励,孩子需要鼓励和实际性奖励。孩子就会在激励和奖励中认可自己的成绩,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能终生受益。 ![]() 孩子的精力旺盛,几乎不会累⊙﹏⊙只要是喜欢的从来不说要停下来,不喜欢的总是放弃,做父母的该如何做呢?开学季来临,孩子是否还在坚持正常的学习习惯,难道一切又要从头开始吗?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是否已经成了全家的挑战? ![]()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