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候鸟南迁的季节。近日,在我市红碱淖自然保护区,1000余只从俄罗斯、蒙古飞来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如约抵达,在这里进行短暂休息后,将继续飞往南方越冬。 作为候鸟迁徙的一个重要补给站,每年这个季节,红碱淖自然保护区都会吸引大批白天鹅来这里歇脚。在保护区,记者看到成群的白天鹅在这里嬉戏,远远望去,有的在水中取食,有的在岸边晒太阳。它们时而奔跑、时而盘旋、时而引颈高歌,使这片沉寂的沙漠湿地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到目前为止,基本迁徙的有1000多只,还有其他种类迟马燕、白虎顶之类的,现在大致鸟类是20000多只,具体迁徙走的时间估计是在月底,如果湖面结冰它们就迁徙至别处了。”红碱淖湿地保护管理局动物保护站副站长韩拖考向记者介绍。 经过漫长的跋涉,白天鹅需要在这里进行短暂调整,觅食休息,补充体力,再飞往南方越冬。为了让白天鹅种群能够安心觅食,红碱淖湿地保护管理局也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 红碱淖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候鸟迁徙的主要路线上,水禽分布较为集中,是遗鸥、白天鹅等珍稀水禽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湿地水鸟总计8目14科79种。每年初冬时节,在此停歇的鸟类数量达到20000只左右,多数鸟类在此短暂停留后继续南迁。 来源:神木新闻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