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神木这点事儿 发表于 2021-3-7 14:17:01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时序更替催生新希冀,决胜小康再谋新篇章。回顾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每一个脚步都踏出奋斗和拼搏,每一帧风景都写满美好和希望。神木市以非凡的意志和智慧,精准施策、勠力同心战贫困,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探索建立了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各类扶贫项目均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全市2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9249户1928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退出,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惠万家”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神木市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中心,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在实现24个脱贫村道路、文化服务设施、卫生室、饮水安全、广播电视、电力、网络等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路通百事通,随着一条条大路通了村组,不仅改善了镇村百姓的交通出行条件,缩短了进城时间,也让“养在深闺待人识”的生态农产品走出了大山,越来越多的“筑金巢引凤归”的故事在神木市各镇村上演。

2012年,花石崖镇高兴庄村返乡创业青年高明远把家乡的变化看在眼里,看着一条条农村道路通向远方,他从中寻觅出商机:高兴庄村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种养业,但村里却没有一家规模化的养殖场。于是,他把目光投向家乡,把“点子”付诸行动。先后投资2000万元创建了陕西益昌现代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发展规模化科学种植和肉牛养殖业,发展到现在牛存栏达600多头,并带动更多群众投入到发展肉牛养殖这一行业中来。

致富不忘乡亲,随着高明远的养牛场不断发展壮大,公司也不断履行社会责任,联户帮扶贫困户27户,帮扶资金约27万元,帮扶农户25户,帮扶资金约60万元,高明远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2015年6月,在村级换届选举中,高明远当选为高兴庄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初步探索出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以“肉牛养殖”为抓手的新型产业,带动60户村民受益,特别是带动村民高孝军、高春、高引旺发展规模化肉牛养殖,共存栏肉牛600多头,这些肉牛不仅在本地市场畅销,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更是销往其他城市。
随着市场需求旺盛,高兴庄村牛肉的品牌渐响,牛肉需求更盛,除了“小目标”,高明远心里还有个“大目标”,那就是把高兴庄村的牛肉品牌做大做强,走向全省、全国,香飘世界。如今,走进高兴庄村,道路越来越宽阔,产业越来越兴旺,生活越来越富足,人民群众喜上眉梢。

2020年,神木市统筹安排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56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92个,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7个。完成了17个镇街537公里通村(组)公路项目,行政村通畅率、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率保持100%。



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神木市立足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采取“5+X”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培育主导和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优杂粮、扩蔬菜、强畜牧、改红枣、增药材”的发展路径,使产业扶贫的发展红利转化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催化剂”,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美丽画卷在麟州大地徐徐展开。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培育“资产经营型”“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合作共赢型”等多种发展模式路径的集体经济,24个脱贫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增强了“造血”功能。建成24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益性岗位引导群众以劳动获得报酬性帮扶等方面,每个贫困村年均收益11.5万元,实现了贫困群众和集体经济“双增收”。

落实“三补一奖”到户产业扶持政策,按照“抓特色、享补助、重循环、扩规模”的思路,出台了畜牧引种、购买农机具、新建圈舍和种养殖到户奖补政策,即畜牧引种补贴80%、农机具补贴70%、新建圈舍补贴60元/平方米、种养殖奖补不超过5000元,对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鼓励贫困群众发展适度规模种养循环产业,累计落实奖补资金3464万元,扶持贫困户4536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神木市多渠道持续发力,实现了“输血”与“造血”并重,使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企业帮扶齐奏攻坚“致富曲”




神木市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思路,先后确定150户企业结对帮扶133个贫困村和低收入村,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750个。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发展产业项目、消费扶贫、安置就业等多种方式,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全市农村区域的整体发展。

一条条通村公路修到村民家门口,一车车原煤在寒冬送到贫困群众家中,一座座观光蔬菜大棚建成后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拓宽渠道……近年来,神木能源集团通过“企业实施+项目辐射+政府衔接+贫困户受益”的帮扶模式,对迎宾路街道麻堰渠村、中鸡镇牛定壕村、万镇镇焦家村等村实施精准帮扶举措,在扶志扶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饮水用电通讯、产业发展壮大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帮扶力量,使企业发展成果惠及民众、回报社会。

纳林采当村是中鸡镇面积最大的行政村,曾经也是该镇唯一的贫困村。受益于陕西恒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长青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精准帮扶,短短几年内,纳林采当村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陕西恒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帮扶以来,探索出了“有机蔬菜种植+良种畜禽养殖+小杂粮加工+肉食品加工+休闲餐饮”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建成规模化的肉羊和生猪标准化圈舍、肉牛和散养鸡养殖场、日光温棚、饲草料基地等产业项目,带动当地100多户村民发展饲草种植、畜牧养殖业,项目每年可增加季节性用工需求3000余人次,帮助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收入近35万元,并带动葡萄大棚、饲草种植、种驴、肉羊养殖等村集体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神木市探索建立了新型主体与贫困群众联结机制,强化市场主体带动作用,设立专项奖补资金,鼓励引导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劳务联结等形式,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全市有2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269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兑付带贫益贫奖补资金40.5万元。




就业扶贫织密增收“保障网”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神木市围绕“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贫困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的目标,探索建立了“一二三四”就业扶贫工作机制,为贫困群众穿上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工作服”。

“一”,即建立一套实名制台账,逐户核实其技能水平、就业愿望、培训需求、岗位需求等,并实现全程跟踪服务;“二”,即开展两项技能培训,以贫困户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开展订单式、委托式培训;“三”,即开辟三类公益岗位,针对“三无”贫困劳动力,开辟了一批农村森林防火、保洁、公路养护岗位,针对贫困大学生,开辟了一批环卫、治安、社会保障协管员等服务性、辅助性公益专岗,针对有劳动能力无技能的贫困人口,开辟了企业特设公益岗位;“四”,即拓宽就业渠道四种方式,通过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吸纳、产业就业、认定扶贫工厂等途径,转移劳动力就业。通过就业扶贫,推动5552人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消费帮扶跑出脱贫“加速度”




为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神木市出台了消费帮扶实施方案、调整了工作专班,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消费帮扶行动,稳定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神木市凝心聚力、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帮扶取得实效。规范扶贫产品认定,建立扶贫产品名录,全市共纳入97个扶贫产品,其中通过国家认定的扶贫产品49个,涉及产品供应商15家;创新消费帮扶方式,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以开展消费帮扶直播带货和扶贫产品展销活动,线上线下合力销售扶贫产品;动员各类力量参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开展扶贫产品进市场、进商超、进企业、进机关、进网络“五进”行动,深化“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鼓励各类企业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扶贫产品;稳步推进“三专”建设,目前,全市布点建成专柜22个、专馆2个、专区6个。

为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和脱贫户稳定增收,神木市集中举办了消费帮扶月活动,签订产销合作协议金额达1.06亿元;举办了红枣促销活动,动员全市各镇街、部门、中省市驻神企业、属地工矿企业、涉农企业共同参与,实现了红枣消费帮扶近200万斤,通过奖补政策促进企业收购红枣约700万斤;举办了旱地西瓜节,销售西瓜26.5万斤。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现消费帮扶销售总金额1.34亿元,惠及贫困人口8300余人,有力地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




统筹衔接乡村振兴“接力赛”




为有效防止返贫致贫,神木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不断完善监测预警手段,制定了《神木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动态帮扶措施,实行自下而上监测、自上而下帮扶的双向管理,全市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各类长效机制68个。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已纳入的72户监测对象按收入型、保障型、发展型等不同风险,落实精准帮扶,及时消除风险。联动镇村和行业部门,畅通农户申报、数据监测、行业部门反馈的联动预警渠道,对确定的对象,因户因人开展“人盯人”“一对一”帮扶,通过精准、全面、高效监测预警机制,确保脱贫人口不因灾、因病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涵养小康“成色”。

此外,为保障失能半失能兜底保障对象的基本生存和健康权益,神木市按照“政府主导、本人自愿、亲属配合、社会协助”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出台了专项管理办法,建立了“医养结合”养护机制,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以镇街为单位设立“孝善基金”,鼓励子女缴纳“孝心赡养金”,“孝善基金”按季度给予20%的奖励补助。截至目前,全市4631名群众落实了赡养责任,特殊群体帮扶成效明显。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神木市逐步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度,推动特惠性政策向普惠性转变,优化“三带一自”“三补一奖”扶贫模式,建立健全符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的政策体系。持续壮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国香神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全面深化“三变改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力争做到基础设施建设一村一规划,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牌,下大力气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新蓝图振奋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神木市委、市政府将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做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产业和就业等方面的帮扶衔接,麟州大地激发起蓬勃力量,55万神木人民正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继续奋斗,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来源丨神木新闻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5 无聊无聊
糯米虫 发表于 2021-3-8 00:09: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